各縣區各部門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
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綠色崛起
○本報訊 記者 陳小玲 陳思芬 鐘文俊 朱曉穎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陳偉敏 黃友斌 連日來,我市各縣區各部門紛紛召開專題會議,學習貫徹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
龍川縣
龍川縣表示,要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突出重點真抓實干,形成大抓發展、大抓經濟、大抓項目的良好局面,以新擔當新作為推動加快實現綠色崛起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一要堅持制造業當家、產業興縣,全力以赴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加快打造具有龍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挺起綠色崛起的產業脊梁。二要著力推進“百千萬工程”,有效統籌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加快把發展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抓縣城、抓鄉鎮、抓鄉村、抓富民強村建設,激發綠色崛起的內在潛力。三要加快農業強縣建設,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狠抓農業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穩住在綠色崛起中的“基本盤”。四要全面推進綠美龍川生態建設,做好“綠”文章、“美”文章、“富”文章,發揮綠色崛起的顯著優勢。五要堅持全域全面“融灣”“融深”,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探索“飛地”和“飛海”經濟,一體推進“軟硬聯通”,打造綠色崛起的動力源。六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全力破解民生難題,加快推進文化強縣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厚植綠色崛起的發展底色。七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鍛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筑牢綠色崛起的堅強堡壘。
市市場監管局
市市場監管局表示,要縱深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優化開辦企業流程,全面推行企業開辦網上辦、指尖辦,持續推行標準地址庫建設,加強“個轉企”政策宣傳,推進市場主體提質增效。要持續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全方位幫扶中小企業質量提升,提升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的質量和標準化水平,加快推進計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綠色低碳質量品牌建設。要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做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資源的挖掘、培育、品牌價值提升和服務等工作,促進知識產權的市場轉化和金融服務創新,建設完善“高校院所+產業”專利供需平臺,開展專利開放許可促進工作,全力推進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工作。要全力整治食品藥品安全和產品質量監管領域突出問題,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藥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底線。要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提升電商平臺、城市商圈的消費品質量。要建立完善要素市場綜合協同監管機制,深入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要強化市場監管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推進行政執法規范化和市場監管信息化建設,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全面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
市移民局
市移民局表示,要振奮精神、主動作為,有效落實移民政策,積極協調解決移民園區經營難題,創造條件申報省級示范項目,推動移民項目實施,確保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務。要圍繞綠色崛起找定位,助力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大力支持創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開展愛綠植綠護綠行動,帶頭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堅持助力鄉村振興,幫助移民村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農村,扶持移民村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確保移民地區和移民群眾實現“綠富”雙贏。要立足本職工作抓落實,奮力推進移民事業高質量發展,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要注重典型引領,持續推動移民美麗家園建設;注重產業發展,做好移民園區招商引資和壯大移民村集體經濟工作;注重技能培訓,賦能移民就業創業。
市應急管理局
市應急管理局表示,要牢牢把握市委八屆六次全會“七大重點”工作要求,立足應急管理主責主業,毫不懈怠做好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為綠色崛起筑牢安全“生命線”。要深化專項整治,堅決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聚焦道路交通、消防、城鎮燃氣、危化品、工貿、非煤礦山等重點行業領域,扎實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要落實防范措施,提高自然災害應對能力,時刻繃緊防汛救災這根弦,以“五個寧可”的標準做好當前防汛各項工作;壓緊壓實森林防滅火各級各方工作責任,全面做好下一輪森林防滅火特殊防護期的各項準備工作;切實做好地震監測預報工作,加大防震減災宣傳力度,確保防震減災各項工作落細落實。要加強宣傳教育,提升災害風險防范意識,通過開展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行動,提升災害風險防控水平。
市社科聯
市社科聯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行動起來,深刻認識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的重大意義,不斷增強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貢獻社科力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組織社科專家學習宣傳闡釋市委全會精神。要加強服務高質量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鞏固提升“1+3”產業集群成果基礎上,圍繞產業興市、“百千萬工程”、農業強市、“融灣”“融深”等工作開展對策研究。要以社科普及周為載體,省、市聯動,精心籌劃開展社科普及周活動。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準確把握使命任務和工作部署,切實把市委八屆六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