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項目建設提速 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
河源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發布會舉辦
○本報訊 記者 譚紹丁 陳思芬 24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辦“重點項目和科技賦能”河源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發布會。
市發改局副局長吳中洋和市科技局副局長鐘巧川分別就我市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階段性成效進行介紹,并回答記者提問。
重點項目建設全速推進
夯實高質量發展底氣
重點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1月—10月,全市195個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263.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完成投資22.7億元。其中,梅龍鐵路、長深高速改擴建、河源市電網主網及配網建設等62個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完成投資120.2億元;華潤怡寶一期、農夫山泉三期、特區建工等89個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07.7億元;市中醫院升級改造項目、源城區城區智能化停車升級改造項目、華南師范大學附屬河源江東星河學校等44個重點民生保障項目完成投資35.8億元。
項目的加快建設,有力拉動了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今年1月—10月,河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2%,增速排名全省第四位,高于全國平均增速7.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增速7.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2.7%、增速排名全省第五,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超過四成,31個新開工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7.47億元,35個續建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53.34億元,5個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8.8%、增速排名全省第七,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超過三成,充分體現了我市抓制造業當家、產業興市的成效。
相關單位和部門的提前介入,是我市重點項目得以順利落地建設的重要因素。吳中洋介紹,在重點項目謀劃階段,我市用地、用林等要素保障部門提前參與項目選址工作,做好前期論證,大大提高了項目選址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年度重點項目計劃編制時,要素保障部門共同對項目進行會商會審,對項目的年度要素需求進行研判,制定要素保障工作計劃,有力地確保了重點項目順利落地建設。
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完善協調調度工作機制。今年,市、縣區均建立了重點項目跟蹤協調工作機制,對重點項目進行日跟蹤、周調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遇到的堵點問題,保障相關工作進度按既定計劃完成。同時,市政府成立了并聯審批專班、要素保障專班,督促各級、各部門并聯推進各項工作,并對接省政府并聯審批專班,對需省以上解決的問題進行協調。
與此同時,我市還加強問題落實情況跟蹤和督辦,建立問題臺賬清單,實行銷號管理,逐一明確問題責任單位、解決時限,每周跟進工作推進情況,每月通報問題落實情況,切實壓實各級、各部門的工作責任,確保了重點項目按既定計劃開工、建設。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科技“融灣”“融深”,在“育”主體、“建”平臺、“優”載體、“引”人才、“提”服務五大方面發力,不斷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培育,提升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加快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高新區1家、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家,省級高新區2家、省級農業科技園區5家;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分支機構3家、省實驗室分中心1家、學科類省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3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占比達42%以上,年產值5億元以上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了全覆蓋;引進產業發展緊缺人才200余名,創新創業團隊7個,農村科技特派員1597名,院士、國家杰青等高水平專家50多人,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132項;籌集風險準備金4100余萬元,累計幫助企業獲得科技信貸融資超12億元,有力撬動金融資本助力科技創新。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近年來,我市搶抓高端科研資源在大灣區加速匯聚的重大機遇,主動對接“雙區”創新體系,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拓展區,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生金”。
就如何加快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地,鐘巧川表示,我市將積極構建“雙區研發+河源落地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加速創新資源導入,大力推進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讓大灣區科技創新成果為河源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一是發揮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聯通灣區創新資源的“窗口”“橋梁”作用,積極推進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河源市深大灣區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深入企業調研,牽線對接高校院所專家團隊解決企業技術研發需求,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二是深化校地產學研合作,以“小分組”形式促進企業“走出去”、成果“引進來”,通過舉辦科技成果對接活動,促成科研成果落地。三是建設技術大市場,面向主導產業及科技型企業,組建“智匯+”河源成果轉移轉化公共服務平臺,促進技術成果供需精準對接,為河源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積蓄新動能、培育新優勢。四是面向大灣區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推動獲獎項目在河源落地轉化。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