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河源時政

河源高質量發展第三場新聞發布會透露

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實現四連增

2023-12-11 09:42:10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和平縣林寨鎮油茶種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摘油茶果。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王亞嬌

培育創建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數量在全省排名第4;選樹培育5個“百千萬工程”典型鎮、60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1月—10月,完成林分優化31.67萬畝,完成新造林撫育19.67萬畝……在12月8日舉行的河源高質量發展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委農辦專職副主任李偉強和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黃陳強、市林業局副局長劉小業分別就我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及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

穩產保供

農業大市加快邁向農業強市

培育創建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數量在全省排名第4,形成全市“一縣一園”“一縣多園”的發展布局;全市累計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3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80家)、獲批中央農業產業強鎮項目4個;年供港生豬約25萬頭,是大陸地區供港生豬最多的地級市……

一串串數字體現了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豐碩成果,我市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

今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局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高質量發展部署要求,以及我市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安排,緊盯“三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著力保生產、抓產業、促經濟,加快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

“在保供端,我市聚焦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已實現四連增,每年均超額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李偉強說,在此基礎上,深入開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行動,突出抓好以“兩茶兩果”(兩茶:茶葉、油茶;兩果:獼猴桃、鷹嘴桃)為核心的特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農業招商,支持推動一批農業重點項目落地建設,其中,在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深河農業合作招商推介會上,我市簽約項目41個,計劃總投資69億元。

農產品銷售是困擾農業發展的癥結。據李偉強介紹,市農業農村局深入開展品牌興農、質量興農行動,培育了以“萬綠河源”區域公用品牌為代表的品牌體系,支持成立農產品電商團隊拓寬線上銷售渠道,并積極組織我市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參加深圳優質農產品博覽會等農產品展銷活動,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產銷機構銜接,推動我市優質農產品“融灣”“融深”,實現產銷兩旺。

內外兼修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鄉村道路干凈整潔,鎮村面貌煥然一新;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文明實踐浸潤心田;農家庭院美麗精致,鄉村文化如沐春風……今年以來,市鄉村振興局以實施“百千萬工程”和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為契機,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做深“綠美”文章,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市鄉村振興局主要從提升人居環境、打造示范亮點、引導社會力量入手,全面做好‘基礎’文章、‘樣板’文章和‘動員’文章。”黃陳強說。

今年8月,我市組織開展以“六清三綠一改”為重點的“清潔鄉村·綠美河源”百日行動,這一工作得到了省“百千萬工程”指揮部、省農業農村廳的高度肯定。目前,全市農村面貌基本達到干凈、整潔、有序標準,全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9.64%,“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收運處置體系實現全覆蓋。

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市分類實施、梯次推進,因地制宜建設“四小園”45926個,選樹培育5個“百千萬工程”典型鎮、60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創建美麗宜居村807個。同時,緊扣“一帶一主題”思路,按照“綠色+”“紅色+”“特色+”“景區+”等四種模式,全市共規劃建設15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總長268.8公里,涵蓋人口約70萬人。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主動投身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黃陳強表示,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單位黨員干部利用周末時間返鄉,積極在農村一線加強群眾工作、密切干群關系、落實惠民政策。在2023年“6·30”助力鄉村振興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系列活動中,社會各界共捐善款2.93億元(含認捐),助力我市實施鄉村振興和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此外,我市還深入開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動員各類企業通過村(鎮)企共建、結對幫扶、項目認捐、投資參股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已有175家企業結對幫扶182個村。

向綠而行

激發潛能助推綠色崛起

綠色,是河源生態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正釋放著強大的高質量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圍繞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總體目標,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力實施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全力推進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等“六大行動”,持續提升河源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讓河源的山更綠、林更美。

截至目前,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年度任務已全面完成。全市完成林分優化31.67萬畝,完成新造林撫育19.67萬畝,完成森林撫育25.54萬畝;獲評2023年廣東省森林城鎮4個;搶救復壯古樹名木54株,建成古樹公園1個;組織6.14萬人參加495場義務植樹活動,共植樹27.75萬株,建設義務植樹基地9個、各類主題林20片;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13個,示范點內完成林分優化12822.49畝,森林撫育23228畝,建設森林步道18.19公里。

“市林業部門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方式方法、壓實工作責任等舉措,深挖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價值,努力讓生態文明建設跑出‘加速度’,加快實現綠色崛起。”劉小業說。

對于明年如何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劉小業表示,將圍繞增強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綜合效益等內容,以“兩江兩庫一區一帶”范圍內的高速公路、鐵路、國省道兩旁為重點,營建森林景觀綠化帶和高質量水源林,同時進一步強化部門協作,落實造林獎補機制和優惠政策,共同推進以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城鄉一體綠化、縣鎮村綠化為主體的綠美河源生態建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