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河源時政

揚帆起航風正勁 乘勢而上譜新篇

2023年河源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4-01-16 10:06:52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碧海科技(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角。本報記者 鄧宇權 攝

□本報記者 方新苗

編者按:2023年,河源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積極培育“五大產業”、大力實施“七大行動”,推進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各項任務,經濟社會發展蹄疾步穩。為充分展現去年以來我市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本報推出“2023河源觀察”系列報道,從經濟社會多個方面回顧2023年取得的成就。

跋山涉水,一往無前。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奮力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百千萬工程”實現良好開局,當家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民生福祉持續增進,高質量發展積厚成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河源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有“形”之數見證發展之“勢”。2023年,全市新簽約超億元制造業項目141個,投資總額354.58億元。去年1月-11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1.7%,排名全省第3位;旅游接待總人數增長54.58%,收入增長177.91%;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85億元,同比增長2.0%,消費市場呈現反彈和恢復的良好態勢。

駛過2023年,河源經濟社會發展的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展望2024年工作,我們更有基礎、更有優勢,更有信心。

頭號工程進度刷新

2023年是“百千萬工程”開局之年。推進這項頭號工程開好局起好步,對我們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最大短板”,實現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自省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全市上下聞令而動、盡銳出戰,全域全面掀起強縣促鎮帶村的火熱實踐,東源縣及5個鎮、60個村成功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名單,縣鎮村發展全面提速,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河源樣板已打下堅實基礎。

錨定縣域,引導各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各縣區均培育壯大1-2個特色支柱產業,縣域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聚焦鎮域,4個鎮入選省百強鎮,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1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2個,鎮域經濟動能不斷增強;

狠抓農業,燈塔盆地農高區及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建設,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2家、“圳品”13個,“河源豬腳粉”“八刀湯米粉”等美食品牌進一步擦亮;

聚焦農民增收,建成“富鎮強村公司”132家,帶動231個行政村平均增收4.9萬元,全市行政村基本實現村集體收入20萬元。

東風浩蕩,自當揚帆遠航。作為全省實施“百千萬工程”的主戰場之一,我市正以頭號力度推進頭號工程,一幅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圖景正加快繪就。

經濟發展活力迸發

時值歲末,走進我市各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搖臂有序運轉、工程車來回穿梭、廠房里機器轟鳴、施工人員忙碌作業……一幅幅催人奮進的場景,奏唱出一曲曲昂揚向上的鏗鏘旋律。2023年1月-11月,195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86.7億元,燈塔盆地灌區近期工程即將建成,中心城區建成4座人行天橋,學府大橋動工建設,高質量大干快干、熱火朝天的氛圍進一步形成。

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項目,重點在產業。去年1月-11月,我市工業投資增速37.3%、排名全省第5位,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超過40%。農夫山泉三期、華潤怡寶、白象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釋放出河源產業的發展活力,代表著未來經濟的增長極。

去年以來,我市落實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出臺“1+3”扶持政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蓬勃發展的市場主體是“制造業當家”的活力源泉、力量所在。2023年1月-11月,我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9家、全年可超過70家,推動101家企業技術改造、帶動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3%,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326家。可喜的不僅是量的增長,還有質的提升。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各84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市場主體活力迸發。在平臺建設上,我市實現省級產業轉移園縣區全覆蓋,河源國家高新區跨江融合發展區首期啟動區開工建設,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新材料產業園基本建成,承載能力不斷提高。

重點項目穩步推進、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市場主體充滿活力,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我市制造業家底更加厚實。

發展“溫度”直抵民心

經濟向好態勢振奮人心,惠民舉措“溫度”暖人心房。回顧2023年,我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圍繞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廣大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受到溫暖。

傾力辦好民生實事——2023年市“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通過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9萬宗。

就業形勢持續穩定——開展各類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07萬人次,截至去年11月底,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6258.25萬元,帶動就業創業1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26519人。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1所、義務教育學校6所,新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4所,新增優質學位14420個。

筑牢家門口的堅實“醫靠”——創成三甲醫院1家,成立市癌癥防治中心、市急診急救中心,30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國家推薦標準。

織密民生兜底保障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15%,建成“長者飯堂”16個,創新實施市區一體建設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全面完成優化提質和孤兒集中養育工作,民生兜底更有力、更有溫度。

時間,是開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奮斗者筑夢的見證。今年1月5日,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錨定一個使命任務,打造三大樣板,奮力實現八大新提升”具體安排。

新時代新征程上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新號角已經吹響,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施工圖”變成河源大地上的“實景畫”指日可待。

    上一篇:切實保障“菜籃子”安全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