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河源時政

去年我市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惠及近9萬名困難群眾

2024-01-18 09:36:36 來源:河源日報

f63d2e6b43a70c2eb3c028045508e098_hyrbs0118003_003_01_s.jpg

■社工到阿飛家中辦理特困供養手續 周慧荷 攝

■本報記者 周慧荷 通訊員 陳偉

“每月的生活保障金提高了,我們兄弟姐妹不用為上學發愁了。”冬日里,家住紫金縣紫城鎮升平村的阿華(化名)因民政工作人員和“雙百”社工的探訪倍感溫暖。

2023年,我市將“進一步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列入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將城鎮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897元、637元,城鎮和農村低保補差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676元、311元。城鎮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436元,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20元。目前,該項任務已全面落實到位,惠及近9萬名困難群眾。

完善社會救助政策機制

推進困難群眾救助提標擴面

阿華的父母均患有多重殘疾(聽力和言語一級殘疾)、沒有固定工作,需要撫養5個孩子和年邁的老母親,一家8口因缺乏勞動力和收入來源,在2016年1月起被納入低保等救助,阿華及其4個兄弟姐妹還享受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

去年,阿華全家的低保金從每月1818元提高到每月1911元。此外,阿華及其4個兄弟姐妹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從每人每月1313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359元,阿華的父母殘疾人兩項補貼從每人每月44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56元。

一直以來,市民政部門聚焦群眾關切,不斷完善社會救助政策機制,堅持應保盡保、公平公正、動態管理的原則,持續推進困難群眾救助提標擴面,打通服務困難群眾的“最后一米”。去年,全市在享城市低保戶數2505戶、5377人,發放救助金4599.9萬元;在享農村低保戶數27081戶、66542人,發放救助金39143.6萬元。

筑牢兜牢民生保障底線

確保困難群眾受助及時

“有了這筆救助金,我們就可以改善生活了。”江東新區臨江鎮前進村的特困供養人員阿飛(化名)說。

江東新區臨江鎮社工站副站長賴夏云介紹,今年48歲的阿飛患有精神二級殘疾,未婚未育未抱養,父親已故,母親90多歲,家庭經濟困難。社工在日常進村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阿飛符合特困供養申請政策,在全面掌握情況,綜合評估服務對象需求后,為阿飛落實特困政策。

“在我們的指引和陪同下,幫助阿飛辦理了特困供養的手續,讓他提前12年享受到特困待遇,每月可以拿到1436元的救助金;他的哥哥為照料護理人,每月可領照料費987元。”賴夏云說。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我市筑牢兜牢民生保障底線,充分發揮“雙百”社工等基層力量作用,根據救助對象困難類型、困難程度、持續時間等因素,精準認定對象,科學確定標準,確保困難群眾受助及時,確保民生政策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去年,全市納入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13398人、發放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16263萬元。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讓群眾幸福感更可持續

去年,市民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和《廣東省社會救助條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提升救助服務水平,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準、及時、有效地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加快形成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織得更密、扎得更牢,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上一篇:乘勢而上 開創新局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