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而行 協同發力
我市各專班共同發力,全力推進“百千萬工程”
■本報記者 陳星
昨日我市舉行的“百千萬工程”現場會透露,“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市縣域經濟專班、市城鎮建設專班、市鄉村振興專班、市要素保障專班牽頭單位及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各司其職,共同發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推進210個重點項目建設
市縣域經濟專班緊密結合河源實際,支持和引導各縣圍繞現代產業加快培育一批10億元級項目,引進和建設一批超億元級項目,做大做強1—2個具有特色優勢的創新性產業集群;扎實推進210個2024年重點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推動中儲糧(河源)東江直屬庫、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園、東江航道擴能升級、岑田抽水蓄能等一批牽引性、戰略性項目加快投資建設;持續推進東源縣國家縣城新型城鎮化示范和燈塔盆地、東源縣船塘鎮、紫金縣藍塘鎮等3個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建設工作;大力優化縣域營商環境,對標珠三角開展營商環境建設短板弱項提升行動;聚焦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擴大有效投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推動落地一批省重點支持的政策事項、重大項目,切實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
全力推進典型鎮培育
市城鎮建設專班聚焦典型鎮培育,抓好美麗圩鎮建設,印發實施《河源市關于開展美麗圩鎮建設“百鎮攻堅行動”的實施方案(2023—2025)》,通過打造干凈整潔有序鎮街專項行動,全面提升圩鎮人居環境品質。用好企業、項目、資金、技術支撐,保障城鎮發展,建立動態調整的鄉鎮建設項目庫,以項目建設牽引任務落實,爭取省級典型鎮培育專項資金計劃約2.59億元,規范使用省級資金,切實發揮好資金效益。編制《河源市農房設計方案圖集》,推動農房建設試點縣編制了“一縣一方案”“一縣一規劃”。
加快發展產值
超億元大產業
市鄉村振興專班全力守好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0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81萬噸以上,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6.52萬畝;努力實現農業經濟穩健增長,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目標5.5%以上,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同步,村集體經濟收入爭取全面達到25萬元;力爭鄉村振興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梯隊,在省鄉村振興、菜籃子、糧食安全等考核中力爭優秀,圍繞60個典型村、15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等打造更多亮點,緊抓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綠化美化,打造一批符合群眾期盼、有利鄉村發展、體現河源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樣板。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園區農業、品牌農業,培育目標產值超100億元的生態畜禽、超50億元的絲苗米、油茶、茶葉的大產業,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品牌影響力的產品和農業示范基地;打造萬綠漁業,推動種業發展;推動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推動18個產業園提質擴容,力爭18個產業園今年全產業鏈產值超160億元,推動303家龍頭企業做大做強,3500多家家庭農場發展壯大,并加快土地流轉,爭取今年全市農村承包土地流轉率達45%以上。
全力保障資源要素
支撐經濟發展
市要素保障專班緊盯礦產出讓、土地拍賣、異地代保、拆舊復墾、墾造水田指標交易和城市廣告費、停車費等收入項目,持續擴大可用財力;強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設立專戶加強涉農資金使用管理,加大市級財政下沉力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把發展壯大農村村集體經濟擺在更重要的位置,積極推廣應用財政資金“補改投”模式,引導更多社會資金助力新型農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今年下半年將完成所有鎮村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報批工作,實現鎮村規劃全覆蓋;加快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以東源順天鎮、龍川佗城鎮試點為代表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示范樣板,重點推動東源縣、龍川縣、和平縣、連平縣、江東新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
推動“百千萬工程”
提速增質
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將指導各縣區搶抓2024年省里再選樹一批典型縣鎮村的機遇,提前布局選樹培育安排,打好提前量,做實基本功。抓好優勢特色產業的培育,發揮縣區產業特點,加快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并建立縣域重點項目庫、招商庫,以省重點項目庫為基礎,新建“百千萬工程”重點項目庫,把涉及圩鎮建設、和美鄉村和產業發展的項目納入其中。抓好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建立健全更可持續的聯農帶農機制,持續推廣壯大“富鎮強村公司”,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市場主體合作發展,將“發揮省級農業產業園示范帶動作用”作為“百千萬工程”年度工作重點,推動三產融合發展、綠富共贏實現新突破。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