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部門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
聚焦既定目標 抓好工作落實
○本報訊 記者 雷宇爍 方新苗 陳星 蘇勇軍 周慧荷 梁昕 通訊員 黃友斌 劉志明 江小鳳 連日來,我市各部門紛紛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
市財政局
市財政局提出,要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提升效能上下功夫,以更硬的措施加強收入組織,大力優化支出結構,精打細算過緊日子,騰出更多資金保“三保”、促發展、防風險,確保財政經濟安全運行。要用活用好專項債、專項資金、特別國債、稅費優惠等政策工具,為“百千萬工程”、制造業當家、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戰略任務提供有力支撐。要穩慎做好民生政策提標擴圍,統籌資金優先保障民生支出,確保各項民生政策落實到位。要提前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穩妥有序推進預算管理、數字財政建設、財會監督等改革工作,為高質量發展加力賦能。要對標對表政府工作報告和省、市工作要求,細化舉措、加強督辦,努力交出高分答卷。要加快轉變工作理念,勇于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推動各項工作提速增效。要大興調查研究,加強縣區調研以及與對口部門溝通銜接,共同推動有限的財政資金規范、高效、安全使用。
市農業農村局
市農業農村局提出,要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三農”工作相關部署,以實施推進“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大力支持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堅定走好綠色崛起道路,堅決完成全年農業農村發展目標任務。全市農業農村系統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抓緊對照梳理、逐項研究全國兩會對“三農”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刻領會、學深吃透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新論斷、新部署,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兩會決策部署上來,扎實做好農業農村各項重點工作。要認真找準“三農”工作支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抓緊研究農業農村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抓手和務實舉措,對重點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推進,穩步推動農業農村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市直機關工委
市直機關工委提出,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機關工委黨員干部要帶頭學,采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先學一步、學深一層,發揮好帶頭示范作用,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作為重要內容納入黨員教育培訓計劃,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進機關,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機關工委要服務中心大局,推動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圍繞“百千萬工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等重點工作精準發力、持續突破,堅持黨建與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推動機關黨員干部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奮力把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施工圖變成河源現代化建設的實景畫。
市應急管理局
市應急管理局提出,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干部要結合本職崗位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國兩會各項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上來,有力有序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真正將“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轉化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著力夯實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全面抓實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能力、管理體系固本強基,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監測預警,落實應急措施,推動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開辟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貢獻應急力量。
市社科聯
市社科聯提出,要引領全市社科理論界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聚焦產業科技、“百千萬工程”、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文化強市等重點工作,緊扣客家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趙佗文化、陽明文化、恐龍文化等河源特色文化,辦好“理論筆談”專版和“社科專家話河源”訪談欄目。要充分發揮社科專家“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圍繞打造綠色崛起河源“三大樣板”開展對策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性、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市委、市政府決策咨詢提供參考。要堅持省、市聯動,圍繞年度主題精心組織年度社科普及周活動,廣泛開展專家講壇、學術研討會、理論宣講、科普展演等形式多樣的社科普及活動,不斷提升社科普及工作的質量。
市氣象局
市氣象局提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認真落實全省氣象工作會議部署和市委“138”具體安排,慎終如始堅決守好氣象防災減災主陣地,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為全市安全度汛提供有力支撐。要全力推進河源氣象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努力做到氣象預報預警能力更強、服務社會發展能力更強、守護人民安全能力更強,全面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貢獻氣象力量。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出,要建立“百千萬工程”、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和市重大項目綠色通道工作機制,采取容缺受理等方式,提供優先辦理交易服務,對重點環節全程跟蹤,全力護航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探索推行分散評標評審模式,遏制招標人代表干預評標、評委之間互相打招呼及傳遞消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推進開展網絡安全三級測評認證工作,做到密碼保障系統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定期評估;加快推進公共資源網上交易系統(四期)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質量,推進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提出,要聚焦推進“百千萬工程”、不動產“帶押過戶”、農村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扎實推進不動產登記各項工作;要在推動登記工作創新發展上務求實效,進一步總結好登記財產中不動產登記的經驗方法,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政務服務事項對標優化工作,強化不動產登記對標優化要素成果保障,規范鞏固“帶押過戶”“交房即發證”“林權類不動產登記”“以圖查房”等改革便民舉措,持續深化“總對總”模式的“不動產登記+民生、金融、稅務、交易、法院、公安”等服務應用,努力實現創新發展,扎實推進全類型不動產登記工作提質增效,奮發有為地做好新時代不動產登記工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