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今年計劃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8.37萬畝
精準提升森林質量 擦亮綠色生態底色
■工人搶抓春季植樹有利時節,忙碌有序地進行造林工作。本報記者 林科 攝
■和平縣浰源鎮赤龍村穩步推進造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本報記者 林科 攝
■本報記者 陳星 葉春雨
春風拂柳催新綠,植樹造林正當時。走進和平縣浰源鎮赤龍村,放眼望去,一株株新栽種的樹苗整齊排列在山坡上,迎風挺立,為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機。
近年來,和平縣深入推進綠美生態建設,扎實推進“六大行動”,大力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提高森林覆蓋率,優化林分結構,提升林分質量,不斷擦亮和平綠色生態底色,全面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為“百千萬工程”賦能添彩。2023年,該縣完成營造林任務8.25萬畝,其中林分優化3.92萬畝、新造林撫育2.03萬畝、森林撫育2.3萬畝。今年,和平縣計劃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總任務8.37萬畝。
這亮眼成績的背后,凝聚著和平縣林業部門植樹造林、提質增效的辛勤付出與努力,也寄托著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殷切希望。
造林增綠 向專業化邁進
要實現植樹造林提質增效,選擇專業的植樹造林施工隊伍,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是關鍵。和平縣將造林工程通過招投標方式委托給專業的造林施工隊伍,從打穴、種植到撫育、管護,全程負責到底,保證樹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早上6時,工人陸續到達浰源鎮赤龍村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造林現場,運苗、鏟土、栽苗、填土、踩實……忙碌有序地進行造林工作,紅椎、木荷、楓香等一棵棵鄉土樹種被科學栽種在這片土地上。
“我們總共負責1350多畝的造林任務,每天組織40名工人上山造林,嚴格按照每畝56株的標準新種植火力楠、紅椎、任豆等多樣化樹種,爭取在4月底完成種植。”廣東景順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姜遠雄表示,自去年冬,工人就開始進行打穴工作,為搶抓春季植樹有利時節打下良好基礎。
“我們經常到造林點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把關,對種植質量、成活情況等進行監督,進一步加強造林撫育管理,確保造林綠化取得成效。”和平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完成全部種植后,工人將對新造林進行松土擴穴、追肥培土、修枝割草等撫育工作,改善樹木的生長環境,促進樹木茁壯成長。
優化林分 精準提升森林質量
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是綠美和平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林分優化則是提升森林質量的關鍵。為推進林分優化,和平縣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將原有低質低效林逐步改造成針闊或闊葉混交林,逐步提高林分質量,提升林相景觀,培育穩定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
“今年將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林分優化任務3.43萬畝,其中低質低效林改造2.31萬畝,封山育林1.12萬畝。”和平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林分優化3.43萬畝主要規劃在“一江四路”(東江流域、龍河高速、京九鐵路、贛深高鐵、國省道路)進行實施。
據了解,該縣通過撫育間伐、補綠增量、林地清理等方式,合理選擇和配置綠化樹種,選用紅椎、火力楠、木荷、楓香、任豆等珍貴及鄉土闊葉樹種,增加目的樹種和景觀樹種密度,改善林分配置,從而提高森林碳密度,增加森林碳匯量,提升景觀效果。
今年,和平縣計劃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總任務8.37萬畝。其中,林分優化3.43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2.31萬畝,封山育林1.12萬畝)、森林撫育1.61萬畝、新造林撫育3.33萬畝。目前,全縣已完成2.31萬畝低質低效林改造的備耕打穴工作,并完成種植2.06萬畝、封山育林1.12萬畝,預計4月底完成低質低效林改造任務,6月底完成森林撫育、新造林撫育等任務。
接下來,和平縣將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工程,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加強植綠增綠工作,不斷增加森林面積,逐步恢復地帶性森林群落。通過林分優化和森林撫育,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增強固碳中和功能,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面構建生態網絡,優化森林生態系統,推進森林綠化、美化、生態化建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