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省級生態公益林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工作方案》印發
優化空間布局 守護綠色屏障
○本報訊 記者 陳星 通訊員 段雄 《河源市省級生態公益林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工作方案》(下稱《方案》)近日印發,將以“守住底線、實事求是”為原則,對省級生態公益林進行優化,計劃今年11月份完成。
《廣東省林業局關于切實做好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支持河源市開展公益林空間分布格局優化調整試點”。作為全省唯一的省級生態公益林空間布局優化調整工作試點單位,我市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1026.2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375.25萬畝),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6.7%,總面積全省排名第一。《方案》的印發,旨在解決部分生態公益林空間布局不夠合理問題,進一步加強我市生態公益林的建設、保護和管理。
《方案》從4月起分階段落實,內容分為調整目的、調整原則、調整對象、調整方法、工作步驟、有關要求六個部分,并對省級公益林的優化區分不同的調整情況。在林權權屬明晰的前提下,重點生態區位內的商品林,其中自然保護地內的商品林優先調入,相對集中連片且林分質量較高的商品林、生態狀況極為脆弱的商品林可申請調入;零星分散的人工生態公益林,因自然保護地、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區域發生變化需要調整的生態公益林,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需要調整的生態公益林等7種類型的生態公益林,在提供充足真實的佐證材料后可申請調出;林權權屬存在糾紛的林地,現狀為集中連片純桉樹、杉木、松樹、油茶等人工林,被違法破壞且未處罰未復綠的林地禁止調入;國家級生態公益林、已納入保護的天然林,重點生態區位內集中連片的生態公益林,涉及生態公益林未處罰的違法林地,區域中間的生態公益林則禁止調出。
《方案》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采取有力措施落實相關工作;合理統籌安排人力、物力、財力,用好、用足生態公益林可支配的公共管護經費,積極申報生態公益林省統籌經費支持;強化督促檢查,嚴把工作質量,結合地類現狀,加強日常研判及檢查;強化宣傳引導,充分用好新聞媒體、政府發布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宣傳平臺,通過政策發布、文件解讀、案例示范等措施,引導林農主動參與,密切配合優化調整工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