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助力制造業當家
一季度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146.95億元
○本報訊 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李祥銘 張家宸 近日召開的2025年河源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暨金融支持產業建設推進會透露,我市制造業當家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截至3月末,全市制造業貸款余額146.95億元,同比增長13.55%;工業行業貸款余額195.92億元,同比增長17.98%,持續助力制造業當家。
去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河源市分行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全省首個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河源市深入推進金融“五篇大文章”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5年專項行動方案》,明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10項重點任務。創新實施“貨幣政策工具+”模式,推動搭建“支農支小再貸款+鄉村振興信貸風險補償金”和“‘粵科融’支小再貸款+市縣聯合科技信貸風險補償金”等模式,制定再貼現支持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專項行動等舉措,不斷用好用活貨幣政策工具,做大政策資金使用量。同時,該行與相關政府部門指導全市金融機構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因地制宜落地了一系列創新支持措施,比如東源農商銀行打造制造業“全生命周期”產品鏈,發放全省首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4000萬元;龍川農商銀行、連平農商銀行選取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龍川山茶油”和“連平鷹嘴蜜桃”建成首批“綠色支行”;紫金農商銀行落地粵北首個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公交場景等。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實施下,第一季度,我市先進制造業“1+3”產業投資增長13.7%,占全部制造業比重達66.2%。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先進材料產業投資分別增長67.7%、47.3%和24.2%。
中國人民銀行河源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貫徹落實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好用活“粵科融”“煥新貸”“粵貿貸”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做大工具總量;指導金融機構聚焦主職主業,集中力量在各自擅長領域、優勢領域、重點領域持續發力做大信貸總量,加大對金融“五篇大文章”、民營經濟、消費和外貿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助力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