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那些事兒
Q1什么是固定收益類
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按照投資性質,分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權益類理財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理財產品和混合類理財產品。其中,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指主要投資于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且這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
Q2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嗎?
很多投資者從字面上理解,認為既然叫“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那就代表著“保本保收益”。
其實,“固定收益類”是指產品所投資的資產性質——固定收益類資產,而非產品本身的收益。
要想知道為什么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不固定,首先要搞清楚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來源。
以固定收益類資產中最常見的“債券”資產為例,其收益主要來源于兩部分:
【票息收入】
&【資本利得】
票息收入
票息收入是指債券在沒有發生任何信用風險的前提下,持有人持有到期可以獲得的固定收益。債券的票息收入主要由票面利率決定,其受基準利率水平、債券期限、發行者信用度和市場流動性等因素影響。
舉例:
假設小郵購買了一張期限為1年的債券,面值為100元,票面利率為3%,按年付息。如果該債券發行人沒有違約,1年后小郵獲得的收益為100×3%=3元。
這3元就是【票息收入】,是投資者持有債券到期可以獲得的“靜態”收益。
資本利得
資本利得是通過在二級市場買賣債券而獲得的價差收益,也就是債券買入價與賣出價或買入價與到期償還額之間的差額。當賣出價或償還額>買入價時,為資本收益;當賣出價或償還額<買入價時,為資本損失。
債券價格受市場利率、宏觀經濟環境等因素的變化而產生波動,從而形成價差。
舉例:
還是以剛剛那張債券為例,假設小郵購買債券時價格為98元,一個月后,由于市場利率下行,債券價格漲到了102元,此時小郵選擇賣出,獲得的收益就為102-98=4元。
這4元就是【資本利得】,是通過把握市場機會、“低買高賣”而獲得的“動態”收益。
從債券的收益來源我們可以看出,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固定,產品凈值會隨著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價格變化而發生波動。不過,固收類資產相較于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收益波動幅度較小,產品管理人也會采用多種投資策略來平滑波動、控制風險。
小郵看法
在凈值化大時代下,產品凈值波動屬于正常現象。我們要做的是,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并做好資產配置,以長期投資獲取穩健回報。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固收類理財產品是首選。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來說,固收類理財產品可以作為資產配置中的“安全盾”,有效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性,分散投資風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