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農商銀行:
凝心聚力共奮進 砥礪前行再揚帆
■村民通過“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資格認證。
■河源農商銀行大樓
■河源農商銀行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打造專屬金融產品,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新中國成立后,歷經多次沿革的河源農商銀行,伴隨著新中國前進的步伐,在河源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深情耕耘,在服務“三農”,支持城鄉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成長,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業務水平穩健提升。每一個改革發展的成果,都見證了河源農商銀行的夢想與榮光。
近年來,河源農商銀行從講政治的高度,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走“勤勞金融”發展之路,以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加大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力度,大力推動農商行經營機制轉變,積極發展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五大金融,為我市農業發展、綠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站在新的起點上,河源農商銀行將繼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政策指引,持續加大支農支小、服務實體、踐行普惠金融力度,進一步樹立現代金融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的作用,努力辦成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競爭力強的優質商業銀行,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金融 “五篇大文章”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為“河源人自己的銀行”,河源農商銀行始終把自身發展融入到服務國家戰略和地區重大部署的大局中。近年來,河源農商銀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支持中小微企業、地方經濟發展”的初心和使命,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抓手,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源源不斷地澆灌“金融活水”,帶動本地產業發展和群眾發家致富,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金融服務。
科技金融: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對于我們科技企業,項目研發資金需求大,資金回籠慢,在我們一籌莫展之際,是河源農商銀行‘科技貸’幫我們解決了融資難題。”某生物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激地說。該公司2022年通過創新型中小企業認證,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2023年獲廣東省“大專項”科技項目資助。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經營實力逐步增強,擁有一批高素質管理人員,是我市較具規模的科技制造業企業。在其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河源農商銀行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特點,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信貸決策,積極運用企業科技研發、專利創新、知識產權等方面的信息,為其量身打造專屬金融產品,助力企業科技創新。
據介紹,該行根據科技型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針對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豐富知識產權融資服務模式,將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機制化、常態化,充分利用好現有再貸款政策,為符合條件的制造業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資金支持。
綠色金融:助力河源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河源農商銀行牢固樹立綠色信貸理念,著力在綠色金融頂層規劃、綠色信貸產品創新、金融支持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綠色信貸投放逐年提升,持續加大對綠色低碳、特色產業、生態旅游等綠色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服務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助力河源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河源某油茶種植基地,9000多畝油茶在陽光照耀下,郁郁蔥蔥。“在河源農商銀行的幫助下,我們有效解決了建設資金難題。”據廣東某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由于在項目建設初期投入了大量資金,企業面臨生產資金缺口大的難題。了解該公司經營情況后,河源農商銀行主動上門對接,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難題。
針對該公司產出不確定的經營實際,加上無法提供足值抵押物,河源農商銀行依托“陽光信貸”服務,將項目可行性、安全性量化評估,并快速完成了資金需求測算,給予授信額度,同時運用便捷化“普惠貸”無抵押信貸產品、優惠利率定價,迅速響應該企業首筆苗木款融資需求,為其發放首筆信用貸款780萬元。后續根據企業經營發展實際,先后增加兩筆貸款,分別發放2000萬元、1300萬元,有效解決了該公司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為該公司油茶產業園順利建設添磚加瓦。
助力該公司發展壯大是河源農商銀行切實落實金融服務當地鄉村振興責任擔當的生動縮影。河源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三年來,圍繞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戰略部署,該行累計支持綠色產業貸款4.69億元,賦能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普惠金融:為民生發展賦能添彩
“我在這里可以辦理民生業務和金融業務,還有農商銀行的金融特派員為我指引,很方便。”在源城區東埔街道永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剛辦理完業務的市民陳小姐說。
“我們外聘了金融特派員派駐各個社區和行政村,積極引導群眾體驗使用‘粵智助’辦理業務,讓群眾更加深入了解‘粵智助’使用方法和便民利民舉措。”河源農商銀行普惠金融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積極貫徹國家普惠金融政策,以“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項目為抓手,持續推動普惠金融服務下沉,推動金融服務與地方政府政務服務、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地方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截至目前,全市社區“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已實現全覆蓋,該行已對源城轄內28個行政村完成授信全覆蓋,開展授信戶數2.8萬戶,授信金額17.35億元。
養老金融:幫助老年群體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太感謝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為我激活了社保卡,及時為我們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真是又暖心、又便捷!”家住源城區雅居樂花園的王奶奶對河源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連聲道謝。原來,在得知老人行動不便,又急需辦理“社保卡激活”業務后,該行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攜帶社保卡即時制卡機,上門為客戶辦理業務。
“我們作為大型金融機構的一種補充,努力服務好老年人,推動金融適老化改造,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為老年客戶群體提供更細致、更貼心、更便利的金融服務。”河源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針對老年客戶群體,推出適老版手機銀行,為老年客戶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線上金融服務體驗;該行在全市27個營業網點設置愛心窗口和無障礙通道,配備老花眼鏡、放大鏡、便民服務箱等助老服務設備,讓老年人辦理業務更便利。同時,該行組建養老金融服務隊,攜帶移動終端設備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及其他特殊人群辦理密碼重置、社保卡激活、證件更新等金融業務,讓轄內老年群眾及特殊人群足不出戶即可享受該行貼心的金融服務。
數字金融:數字化服務有效提升客戶體驗
“在河源農商銀行的支持下,我用手機就可以申請貸款,而且馬上能得到審批,實在是太方便了。” 源城區埔前鎮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感慨道。為了幫助企業購買農資和化肥,擴大大棚建設,河源農商銀行為其快速辦理“三農易”,幫助企業節約資金成本,實現了“續貸無縫隙、客戶不斷貸”,并提供手機銀行、支付結算、線上服務等“一攬子”金融服務,資金結算、融資更高效、快捷。
動動手指就能申請辦貸;放貸周期由7個工作日縮短至3分鐘;由之前需要“跑三次”減少到“一次都不用跑”……近年來,河源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互聯網個人消費信貸拳頭產品 “悅農e貸”,提高服務“三農”及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和覆蓋面,助力鄉村振興,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創新上線“三農易、小微易”移動辦貸模式及“農戶貸”“生意貸”產品;實現小額貸款標準化、移動化、無紙化作業,通過移動辦貸業務模式,大大提升辦貸效率。同時,該行打造支付品牌產品“悅農e付”,讓支付跨越數字鴻溝,成為又一惠民利民的工具。該行還重點打造手機銀行,提供金融、電商和生活一體化的線上服務,并實行“新柜面+集中作業”的網點業務前后臺分離運營模式,通過移動營銷,讓業務營銷和辦理走向田間地頭。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支持數字金融客戶8873戶,貸款余額11.9億元。
“金融活水”賦能地方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近年來,河源農商銀行積極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地方金融排頭兵、普惠金融領跑者職責與擔當,主動融入城區經濟發展戰略部署,通過加大信貸投放、深化合作共建、助力產業振興等措施,為實體經濟發展賦能。
在河源某漁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基地,技術人員正忙碌地進行水質監測和魚苗投放。據介紹,該公司有著較為完善的水產苗種繁育、養殖、病防、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鏈,產品不僅供應河源市內,還銷往珠三角等地。
該公司準備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提升產品品質,但面臨資金短缺難題。河源農商銀行得知情況后,迅速行動,主動與企業對接,根據該公司的實際需求定制“特色農業經營主體貸”金融服務方案,并為該公司發放期限為3年的保證貸款780萬元,為其解了燃眉之急。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河源農商銀行的支持讓企業有了足夠的資金來擴建養殖基地,引進先進的養殖技術,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是河源農商銀行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支持特色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3.36億元,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余額3.09億元。據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通過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決策部署,聚焦特色村鎮建設,推出特色農產品的專屬信貸產品“一村一品貸”;通過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源城、東源、江東新區等產業轉移工業園相關項目投產、穩產,發放貸款19筆,貸款金額2.18億元。
金融力量護航“百千萬工程”
河源農商銀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市場定位,踐行河源金融主力軍的責任擔當,積極落實市委“138”具體安排及源城區委“1139”具體措施,充分發揮金融資源要素保障作用,全力推動金融支持“百千萬工程”落實到鎮村,為推進科技產業升級、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助力本地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等貢獻金融力量,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58.53億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2.31億元,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4.58億元。
聚焦加快金融產品創新,推動科技型企業產業升級。該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市委市政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戰略部署,創新推進“金融+園區+企業”的園區金融服務模式,提供“整園授信”金融服務,并針對性推出“高科貸”信貸產品,不斷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力度,為企業轉型升級賦能增效,助力河源市和源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向源城區工業園管委會授信10億元,累計支持高新技術企業12家,貸款金額1.8億元。其中專精特新企業2家,貸款金額4500萬元。
聚焦推行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傾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該行持續優化工作機制,推進移動支付示范鎮建設,精準發力對接農村群眾和商戶支付服務需求,將移動支付滲透到埔前鎮的衣、食、住、行等領域,通過打造移動支付示范商圈、助農取款服務點、“粵智助”政府服務一體機等金融賦能,助力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該行還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普惠)戶戶通”金融服務,主動深入各個村(居),推行“黨建共建+金融特派員”金融服務模式,將金融服務觸角向農村地區進一步延伸。
聚焦服務本地龍頭企業,支持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為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提升,該行優先支持本地龍頭企業布局建設糧食、禽畜、果蔬、水產等重要農產品規范化生產基地建設,確保“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等民生物資供應穩定。累計發放貸款3.21億元,強化對主副食品生產、流通、供應領域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重點扶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聚焦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廣東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貸款(省級)等4個省級現代農村產業園,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發展,形成示范效應,共支持金額10筆,合計1.59億元。
■文/圖:本報記者 肖斌 通訊員 謝振輝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