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人民醫院成功完成河源首例內鏡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深河人民醫院(下稱深河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張瀟霖帶領團隊成功為一名“腦出血后遺癥期”患者實施內鏡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PEG)。該例手術屬于河源首例內鏡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
據悉,患者潘某被診斷為“腦出血后遺癥期”,因有吞咽困難、飲水嗆咳等癥狀,通過胃管鼻飼飲食已有1年多時間。由于其肺部反復感染,無法耐受鼻飼管,要求入住深河人民醫院做胃造瘺術。
了解患者情況后,張瀟霖帶領團隊對病例進行了深入討論與交流。在綜合患者病史以及內鏡微創治療的適應性等情況后,張瀟霖決定對其實施內鏡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
張瀟霖表示,胃造瘺術是針對因各種原因導致病人不能正常經口進食而進行的手術,具體方法是將一根營養管與胃腔相通,通過營養管向胃中注入營養液,以腸內營養方式維持病人的營養攝取。PEG則是在內鏡引導下,經腹部皮膚穿刺放置胃造瘺管,與傳統的外科胃造口術相比,內鏡方法具有微創、操作簡單快捷、安全和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且易于護理、患者痛苦小。最大的益處是讓患者避免長期胃管鼻飼的痛苦和常規手術帶來的創傷。
據了解,目前,深河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以微創外科為發展方向,以肥胖代謝減重為特色,已創立掛牌“暨南大學肥胖代謝外科研究所粵東肥胖與糖尿病微創治療中心”及“暨南大學微創外科研究所粵東基地”兩處治療中心基地。開展的主要項目有:1.胃腸道良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2.肥胖與代謝性疾病的微創治療(針對肥胖癥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及呼吸暫停綜合征,多囊卵巢綜合征等代謝性疾病);3.腹內、外疝(腹股溝疝、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及小兒腹股溝疝)的微創手術治療;4.甲狀腺良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完全乳暈入路、腋窩入路等腔鏡甲狀腺切除術),甲狀腺結節的消融治療;5.消化道潰瘍、炎癥性腸病及各種缺血性腸病的并發癥的外科治療;6.闌尾炎、闌尾腫瘤等闌尾相關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7.腸梗阻介入及微創手術治療;8.肛管肛周疾病(痔、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肛瘺等)治療;9.直腸脫垂、大腸息肉病以及需要外科治療的便秘等;10.其他腹壁疾病,如臍尿管瘺、臍尿管囊腫等微創手術治療。
此項新技術引進河源地區,展現出深河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團隊堅持人民至上,為民謀福祉,運用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領域的領先優勢,尤其是微創治療方面的雄厚實力。實施該項新技術,既能減輕病人痛苦,又能更好達到治療效果。未來,深河人民醫院將鉆研不輟、深耕力行,吸取現代科技成果,不斷創新、改良已有的診療手段,開拓新的診療領域,為我市乃至整個粵東北地區外科發展貢獻力量。(黃欣 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