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人民醫院走出山區縣級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創“三甲”提質增效 助力健康河源建設
■本報記者 鄒茹玉
■通訊員 溫志鋒 盧育瓊
為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近年來我市著力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不斷推進健康河源建設。
龍川縣人民醫院繼2021年在國家二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排名全國第139名,2022年在艾力彼《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23)》發布的排行榜中,該院核心競爭力躍升全國縣級醫院300強。這一成績在縣級公立醫院中并不多見,在我市更是首例。近年來,該院圍繞創建“三甲”工作和縣域醫共體建設目標,逐步建立與縣域就醫需求相適應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走出了一條山區縣級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大膽改革創新
多措并舉引人才
對于山區縣級醫院,在發展中普遍存在缺人才、缺技術、缺資金、缺管理的問題。如何打破這一困局?龍川縣人民醫院審時度勢,解放思想開啟改革創新之路。從2016年開始,該院深度融合醫改,以醫院管理和學科發展為兩大抓手,制定醫院戰略規劃,逐項解決落實。
人才是第一資源。該院多措并舉,拓寬引才渠道,面向全國吸納緊缺急需學科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才。據統計,2017年至今,該院共引進碩士研究生12人、學科帶頭人和緊缺型專業人才6人,選派業務骨干230人分別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等大型三甲醫院跟班學習。同時大刀闊斧,推進醫院用人制度改革,形成職務與職稱“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用人新機制。目前,該院高級職稱148人,高職稱和高學歷人才總量居全市縣區級醫院之首。
打造過硬學科群
實現“大病不出縣”
近年來,市衛生健康局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補短板,統籌設計、突出重點、循序推進,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與均衡布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醫療衛生大格局,我市醫療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各縣縣域內住院率穩步提升,其中龍川縣縣域內住院率常年保持全省前列,提前實現“大病不出縣”的醫改目標。
作為該縣龍頭醫院,龍川縣人民醫院著力打造過硬學科群,讓病患群眾實現“家門口”就醫。據了解,該院首先把“短半徑”(即急救距離50公里內)專科做強,提升綜合急救能力;其次把“長半徑”專科做精做優,優化平臺學科,實現專科專治;再則打造重點學科群,創建國家級專科品牌,提升救治大病能力。其中該院的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和卒中中心,在我市率先通過國家級認證,充分發揮“救命、救心、救腦”的綜合救治能力。
以創建“三甲”為契機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辦一所有高度、有情懷、有溫度的人民醫院”是龍川縣人民醫院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目前,龍川縣人民醫院新院區正在興建并大力推進醫療科研創新平臺及衛生人才教育基地項目建設,這是該院以創建“三甲”為契機,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打造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高地。
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繼續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以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建設為抓手,努力推動公立醫院提質增效,堅持精細化管理,強化人才技術要素,以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建設健康河源提供有力支撐,為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