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運動中健康成長
——各地積極探索校園活動掃描
○新華社哈爾濱12月6日電 近年來,全國多地校園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創新課間活動內容、強化科技賦能,因地制宜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為青少年搭建多元化運動平臺,讓學生“走出去”“動起來”,在運動中強健體魄、收獲快樂。
入冬以后,每天上午10點左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朝鮮族小學的校園內就開始熱鬧起來。小學生們紛紛走出教室,“全副武裝”,來到操場上開辟出的滑冰場,盡享冰天雪地中的運動樂趣。
“我們開展校園冰雪活動已有數十年,連續40年冬天堅持澆冰場,為孩子們提供滑冰場地。”牡丹江市朝鮮族小學校長玄松巖介紹,讓學生通過冰雪運動鍛煉身體、磨煉意志,是學校堅持開展冬季戶外活動的初衷,學生們對此熱情高漲,目前滑冰課程已實現幾乎全員覆蓋。
作為冰雪資源大省和冰雪體育強省,黑龍江省各地持續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動。哈爾濱市清濱小學從1976年開始澆建冰場,先后從這里“滑”出多名世界冠軍。七臺河市創建國家級冰雪特色學校8所、省級16所,每年有近6萬名學生參加冰雪活動。
在北京市,課間成為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黃金時間”。6日15時10分,伴隨著下課鈴聲,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學校的學生們來到操場,按自己喜好“抄起”學校早已備好的跳繩、鐵環、沙包等體育器具,迫不及待地玩了起來。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校園活動,每天上下午各設置一個30分鐘的‘大課間’,下午課后服務也安排了豐富的體育活動。”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學校黨總支書記宋振中介紹,學校探索“長短課間”模式,不斷創新學生活動形式,除傳統的跑步、丟沙包等活動之外,還依據不同學生年齡特點,開發了撕名牌等體育游戲和益智類游戲。
相關人士表示,中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學生調節情緒、放松身心、增強體質和防控近視。記者采訪了解到,多地教育部門和各中小學校開動腦筋,發揮創意,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前提下,優化課間活動空間,豐富課間活動內容,不斷提升孩子們的課間活動質量。
在廣東省,通過科技賦能的智慧體育大顯神通。深圳市福田區新沙小學引入AI體育系統,在校園內安裝AI互動鍛煉屏,孩子們可以跟隨屏幕指令,完成深蹲、開合跳、仰臥起坐等多項測試。學生只要舉手示意就可進行相關測試,獲得積分。
中山市永安中學在田徑場設立智慧跑道,學生刷臉登錄,跑步的時候跑道自動感應速度,還可以實現多人同時記錄。信息屏上不斷刷新的排行榜成績,激發了學生自主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當前,全國很多學校致力于發展智慧體育,智慧體育逐步走向學生鍛煉、學生競賽,并融入學校管理。據了解,7個智能體育教學應用模式入選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名單,牽頭單位涉及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多所學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當前不少學校明顯增加體育活動時長,取得積極成效。未來,家校社應進一步協同,優化評價機制,進一步增加校園體育活動和課后特色活動供給,同時引導學生在課內外進行自主鍛煉和科學健身,為終身體育奠定堅實基礎,多措并舉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