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
■王彩虹
春節貼春聯是個傳統。因為我家大部分兄弟姐妹都是春節后才回,所以貼春聯的任務自然就落在我與兒子的身上。廿九那天,我擔心除夕貼春聯比較匆忙,于是就叫來表哥幫忙,計劃提前把春聯貼好,但兒子說要在除夕貼。我耐心強調工作量大,擔心除夕那天忙不過來,但兒子硬是要遵守除夕貼春聯的習俗,我們爭執了起來,都急紅了臉。看兒子寸步不讓,我只好隨他意愿了。
除夕下午,老媽還在采購過年物品,我和哥哥嫂嫂一起準備年夜飯,深圳回來的弟弟弟媳收拾房子和照料小孩,大人各自忙碌,所以就顧不上幫忙貼春聯了。兒子沒有食言,準備好糨糊,搬來木梯,獨自去兌現他承諾的任務。
自從老房子改建后,我們兄弟姐妹和媽媽住在同一棟樓,從一樓到九樓,總共要貼十幾副春聯。貼春聯雖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但也費時費力。兒子先將每戶的春聯對號入座,依據平仄分出上下聯,從上到下依次張貼。兒子爬上爬下,抹糨糊,瞄平直,忙得不亦樂乎,我既心疼又欣慰。兒子有一米七了,個子像個大人,其實內心還是個小孩子,經常撒撒嬌,但有時也會叛逆,昨天的爭執就是例證。
看著兒子不是很嫻熟但很投入的背影,我猛然想起了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目送》里的句子——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啊,天下的父母都要經歷這場愛的轉換,我當然也不例外。我只是希望轉換的過程能慢些再慢些,希望相互陪伴的日子能長點再長點。所以我很珍惜和兒子在一起的每一個平常日子,時常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哪怕是兒子漸漸長大后的沖突吵架,回想起來都飽含著親情的特殊滋味,成為母子陪伴的特殊記憶。
我想,人活著,不必醉心于太多遙不可及的幸福,也不必擔心未來沒有到來的憂愁。而對于我們母子來說,不必糾結爭執紅臉,相信明天都會心照不宣地冰釋,于是更加珍惜陪伴的每一天。
如果能擠出時間,明年的除夕,我要與兒子一起貼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