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寫詩(組章)
■白土黑石
萬綠湖
天空在這里灑下綠,群山在這里蕩綠波。
萬綠湖,是王母娘娘安放在河源大地的一面鏡子,專門用來梳妝打扮。
萬綠湖,可以映照王母娘娘的儀態萬千,仙女的衣袂飄飄;可以照見星辰神秘的笑靨,太陽熱情的臉龐,月亮清幽的裙裾。
晴天里,萬綠湖與太陽嬉戲,把太陽按在湖里洗澡。陰天時,招來一片片云霧隱身,朦朧的身影,藏著幾分仙氣。
月夜,是幽會的美妙時光,萬綠湖與月亮星星共浴,讓360多個島嶼山影作陪,可以聽見彼此的心跳。若是一尾調皮的魚兒蹦跳,就會驚動滿湖周圍的水鳥,連月光也蕩漾了起來。
1100平方公里青山延綿,億萬噸綠與天接續蔚藍。
萬綠湖,開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
一幅“高峽出平湖”的美景,定格在萬山叢中。
萬綠湖,盛滿一湖玉漿。蓄與放,成為一個湖簡單又深奧的哲學。
敢把流水蓄放自如的人,盡得時代風流。
此刻,我想到了那些已經走進史志里的工程:靈渠、都江堰、京杭運河,它們陌生又熟悉,從誕生之日起,它們就造福人間,它們是歷史的足跡和現實里的生動,富強的方向。
6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在大壩之上,談論萬綠湖,談論新豐江水電站大壩,就像前人談論大禹,崇敬而自豪。
越王井
一手奉獻甘霖,一手收藏光陰。
一口古老的井,穿越歲月滄桑。
挖井的人,背影在井中定格,種下鄉愁逾越2200年。
挖井的人,走進歲月,住進史冊,躍然紙上。
井在歲月里幽深,在時空里生動。
趙佗的越王井,深入歷史長河。它是嶺南文脈的源頭。一條文化的河流,在時光里蜿蜒奔流,開枝散葉,繁盛生長。
看著越王井的水,我仿佛看到了珠江奔騰的浪花,一江清水滋潤嶺南大地的深情;我看到了先人從中原遷移而來的艱辛堅韌,看到了先人種植莊稼蓬勃的理想;看到了一個王朝崛起和衰落的根源,還有那些湮沒于歷史深處,曾經執著卻又無奈的身影。
毛澤東曾經說過,趙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
“趙佗歸漢”,嶺南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
歷史的烽煙已漸漸消散,南越王的后人耕讀傳家,香火鼎盛,嶺南文化歷久彌新。
一口越王井,還原一衣帶水的生生不息,血脈深情。
新豐江音樂噴泉
音樂響起來。618盞水下彩燈亮起。169米的水柱直沖云霄,此起彼伏。
水柱在光影和音樂中直噴、搖擺、交織……編織出流金溢彩,火樹銀花。眾多的造型被聲光水電繪出,讓人目不暇接,神思縹緲。
走近新豐江音樂噴泉,開啟一個美妙的夜晚。
眾多的彩燈,像無數顆星星,匯聚在眼前。它們沖著我眨眼,對著我微笑。
我內心的河流被打開,涌動波瀾。
噴泉在一個個音符的敲打下,歡樂開懷。
鑲在城市中心的音樂噴泉,像五彩的斑斕之花,開在萬家燈火的中央。
它又像一朵花蕊,開在燈光的海洋,夢幻絢爛。
城市,消退白天的喧囂,換上夜的迷彩,繼續演繹城市的歡樂頌。
歡聲笑語,匯入音樂的河流。
人們在廣場里漫步、游走、觀看,河流、廣場、高樓、人群、色彩,一切都是美的。
美,向著深邃的廣闊伸展。
一切歸功于創造,一切都是智慧的化身。
今夜,就讓我采摘一朵最美的星光,戴在廣場的胸襟,向創造者致敬。
美麗的噴泉,可愛的城市,美麗的家園。所有的祝福,如齊噴的水柱,向著深邃的夜空,飛翔。
龜峰塔
一塔風流,立地擎天。
龜峰山上龜峰塔,目送東江與新豐江遠走800多年。
兩條江的江水在龜峰山下牽手,握手言和,一同奔赴遠方,送走時光流年,也把一座高塔送進書頁,送進史志深處。
龜峰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組成,為六角七級樓閣式磚塔,外觀七層,高42.6米。建于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明萬歷三十年維修。
塔身每層外面都砌有仿木構件的柱、額、半拱和假門等。每層辟真門一個,穿門繞平座折上可登高遠望。
建造古塔的神話傳說,增添古塔的神秘色彩。
傳說河源多有水患,人民苦不堪言。神仙萌發了惻隱之心,放了一只大水龜在東江與新豐江的匯合之處,讓它變成一個山包,并在山上建一座塔,以鎮水妖。故此山稱為龜峰山,塔名為龜峰塔。
從此,河源大地,風調雨順,日漸繁華。
河源有好山,河源有麗水,河源亦有寶塔。登龜峰塔望遠,綠水青山,大地如畫。新城舊城,共沐祥光。
一塔千秋,穿越歷史之烽煙;
一塔風流,書寫山河之壯麗;
一塔訴盡人間滄桑,見證幸福綿長。
越王山
萬山簇擁的主峰被趙佗踩下,這一片石山,故事開始新編。
早已走進史志的石山,被史志記載,被史志守護,又被史志滋養。
四面絕壁,高聳入云的主峰,統攬眾山,更遠的遼闊,它留給東江兩岸的土地及未來。
丹霞地貌,崛起的石山,險峻,秀美。它把攀登給予勇者。
越王山選擇了趙佗,王者的胸懷、氣度、睿智、冷靜,與山合體,南越王登上歷史的峰巔。
故事曲折傳奇,足跡起起伏伏。
環山步道,穿梭于深谷之中,懸崖之側,峻嶺之上。
南越王頭像、一線天、三線天、獅王面像、大佛谷等,堪稱“粵中一絕”。
越王井、越王榻、乾坤石、面壁巖、越王洞,驚艷出奇。
歷史與地理交織,傳說與史實纏綿,勾連想象,觸碰思緒。
南越王,賦予越王山以無窮的想象,和所有的傳奇。
“南中國——敢于稱王的山?!?/p>
越王山,高聳于史志紙上,鮮活于現實地理之中。
它在,河源。
越王山,一座值得仰望和尊重的山!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