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村的鄉愁
川梅
遠山里有些方向
是多余的方向
花開到一半,蝴蝶就過來了,仿佛想要見證意義,蝴蝶扇動的彩翼美得要命,像是在羞花。
風從山脈背面過來,舉著山那面人家的炊煙,在村子的上空隱隱約約,仿佛想對這片境界進行誘惑。
田畝上的莊稼開始低頭,相當豐收的模樣,一些母親一樣的女人,彎腰在農業上給稻草人換衣裳。這些替人守秋的稻草人,換上新衣就精神起來,遠遠看,太像人了。
一條大路牽著村子跟時代走,另外的一些小路,依然朝著遠山深處,那些方向,是多余的方向,沒有什么意義。
村頭的老榕樹
已經不管閑事
山鄉平安無事,前面村子鳥鳴,后面村子的鳥,也會叫得一塌糊涂。這樣的意境,鳥百無禁忌,不知道山里的真相,也不會明白自己的意義。
叢山里的路,彎得比彎還彎,有的蜿蜒通幽,有的從幽深中出來,往山下的村子去,想去穿越。
村子里的人民,跟農業和衷共濟,把日子過得自耕自足。他們說祖傳的方言,在山上唱的山歌,也是祖傳的腔調。其它的調子學不會,也不想學。
村頭的老榕樹厚德載物,把蔭修得相當圓滿,已經不管閑事。看著那些過往和世相,也不表達觀點。
時間一長
山下村的朝霞
李美英
“我親親媽媽,我抱抱媽媽……”阿霞每天在稚嫩的童聲中開始一天的工作,感受著孩子們對媽媽深深的愛和想念。她臉上的笑容,一如窗外那燦爛的朝霞,灑在每一個孩子身上,溫暖著孩子們的心靈。
緩緩流淌的藍溪水把山下村分成兩邊,兩座橋梁承載了山下村的希望和未來。
阿霞是踏著一條崎嶇不平的黃泥路嫁到山下村的,她喜歡這里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有人說,愛一人就喜歡這座城市,她說,愛一個人就喜歡這個小山村。
“阿霞,你有家婆帶小孩,出來做事吧,近期這里招工。”同學劉琳給阿霞發信息。劉琳在深圳打工,兩個孩子在老家讓老人帶。
“不想讓我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沒有爸媽在身邊的孩子真的很可憐,我老公又在柳城工作。”阿霞是真的不想出去工作。村里很多夫妻都出去打工,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缺少管教和關愛,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阿霞放棄外出打工賺錢的機會,在山下村幼兒園做老師兼職婦聯執委,不僅可以相夫教子,還可以幫助許多孩子和老人。農村有干不完的農活,老人既要干農活又要照顧孩子,其中的辛酸只有老人知道。她理解這些老人的苦,也深知留守兒童長年累月見不到爸媽的那種失落與無奈。她留在山下村,只想盡自己一份力量做點什么。
“婷婷,輪到你唱歌了。”阿霞見歐陽婷看著窗外發呆。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歐陽婷唱著唱著就哭起來。
“婷婷怎么了?”阿霞問。她見歐陽婷這幾天上課總是心神不定,但村里剛好也有事情需要幫忙,就沒去歐陽婷家里看看。
“我媽媽走了。”婷婷哭得更傷心了,成串的眼淚不停往下掉。
阿霞把婷婷摟在懷里,輕輕地抹去她臉上的淚水:“婷婷乖,老師和同學們都愛你,很多同學都和你一樣,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可是我們可以在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呀。”歐陽婷在她懷里慢慢安靜下來。
下午放學后,阿霞來到了歐陽婷家里,只見歐陽婷年邁的奶奶在家摘花生,家中極其簡陋,客廳里,一張舊木桌子上有一臺液晶電視,一套破舊的木沙發。奶奶跟阿霞說起了家中的情況,她兒子離婚后出去打工,她和孫女兩個人留守家中,她身體又不好,女兒又遠嫁,有苦難言。
“阿姨,有需要幫助的地方盡管告訴我,我想辦法幫你。”阿霞蹲下來幫忙。
“你夠忙的,家里、幼兒園里,有時村里也有事要做呢!”奶奶拿一張小凳子給阿霞坐。
“沒事,年輕人應該多做點事。”阿霞手腳麻利,不一會就把剩下的花生摘好,還幫忙挑到河里洗干凈。
從此,阿霞隔幾天就去歐陽婷家里幫忙做事,給這一老一少帶來幫助與關愛。歐陽婷的性格越來越開朗,奶奶臉上也有了微笑,逢人就說,阿霞是山下村的好媳婦、好老師。
阿霞每天都細心留意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都是留守兒童,哪個小朋友生病了,她都細心照顧;哪個小朋友鬧情緒了,她都耐心引導。她放學送走最后一個小朋友,還要去家訪或者去幫助村里的殘疾人。
“張姨,這些衣服給你。”阿霞拿了一些舊衣服給張姨,她每次來都帶一些吃的或者用的來,張姨是一位智障老人,和老伴兩個人生活。
“嘿嘿!”張姨抱著衣服開心地笑起來。
阿霞又開始打掃張姨的屋子,把角落的臟衣服、臟襪子都拿去洗。完了又去廚房把灶頭和鍋碗瓢盆清洗干凈,張姨在一邊傻傻地看著她忙這忙那。她離開時,張姨默默地看著,眼里充滿期盼和依戀。
阿霞參加同學會,邀請劉琳來山下村玩。
“阿霞,沒想到汽車還能開到家門口呢!”劉琳記得阿霞結婚時,她的鞋子陷進了泥濘的路面,現在山下村有寬闊的柏油路了。
“山下村,還有好多變化呢!”阿霞笑靨如花。
“你家的孩子真優秀啊!”劉琳剛進門就看見客廳里貼滿的獎狀。
“我媽也有呢!”阿霞的兒子一臉驕傲地指著墻上的三張獎狀說道。
“哇!優秀幼兒園教師,幼兒園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還是和美家庭呢!阿霞,你真行啊!”劉琳看著墻上的獎狀與和美家庭的牌子,她除了羨慕還有敬佩,阿霞在山下村活成了大家的榜樣,比她在深圳打工強千百倍呢!
“我這點算什么呀!我們山下村都變樣了!等一會帶你出去轉轉。”阿霞遞給劉琳一杯熱茶。
劉琳和阿霞漫步在寬敞整潔的村道上,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脾,田里的禾苗正揚花抽穗,一棟棟新樓房掩映在四周的青山下,山上柚子的清香隨著清清的藍溪河輕輕地飄過一百多年的四角樓,飄過千萬年的酒甕石,飄過生機勃勃的山下村。
“阿霞,山下村變得這么美,有你的一份努力。”劉琳由衷地說。
“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阿霞露出燦爛的笑容。
整個山脈都慢了下來
娘在小河里洗了很久了,洗得很慢,仿佛在拖時間的后腿。時間一長,整個山脈就慢了下來。
河水不解人意,娘這么慢了,它還匆匆不停下來,好像知道山里彎太多。停下來,水就深了,就會江湖。
村子不怕慢,田畝和農業也不怕慢,它們反正都走不了。娘跟這些鄉愁在一起久了,想快,也快不起來。
守著年成的稻草人更不怕慢,稻穗已經低頭,要慢慢才能金色,成為豐收,成為天下第一等大事。這個過程,想快,也快不起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