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的靈魂(外一章)
2023-10-05 10:45:00
來源:
■傅實
牧歌蕩開了草原的遼闊。
東北以北,草原的盡頭是大興安嶺。
風吹草低,大興安嶺在草原的邊緣弓身而起,仿佛水手遠航歸來,卸下一千四百公里的連綿山脈。
山脈起伏,森林向天空捧上無邊的愛情。
一邊是筆直的白樺樹,一邊是蒼勁的落葉松。
當你站在大興安嶺海拔1400米的主峰索岳爾濟山遠眺,那綿延不絕的白樺林,像是展翅飛翔的仙鶴的羽毛,在陽光下潔白晶瑩;那一望無際的虬勁的落葉松,仿佛是一條騰飛巨龍的閃亮鱗甲。
而當你從白樺樹和落葉松的森林穿過,那挺拔的軀干,挺起的正是大興安嶺的脊梁!
凜冬將至,落葉飄零。
當樹下的葉子越積越厚,天空日益寬廣明亮,森林就愈發蒼勁偉岸,大興安嶺氣象萬千。你忽然覺得,正是因為有了白樺林和落葉松,大興安嶺才有了蓬勃生機和獨特個性。
山脈起伏,生生不息。
白樺林和落葉松把根深深地扎下,賦予了大興安嶺壯美的靈魂。
海一樣的湖
——呼倫湖
在呼倫貝爾,綠草千里,牛羊遍地,草原展開博大的胸襟,你就是草原胸前的一顆明珠。
當新開河、烏爾遜河、克魯倫河等八十條河像彪悍的馬群奔向你,你就成了海一樣的湖。
沒有滾滾的潮汐,沒有洶涌的巨浪,也沒有海鷗的翅膀繡著霞光,你將草的綠、云的白都攬進了懷里,將蕭蕭馬鳴和叮當牛鈴以及蒙古長調釀成馬奶酒一樣芳香、甘冽的歲月。
馬蹄聲碎。匈奴、突厥、契丹……在你牧歌的搖籃里,多少游牧民族像繁衍生息,撐起了遼闊、蔥蘢的北方。
春風過處,蒙古包花兒一樣開遍草原。
沿著成吉思汗的迎親之路,呼倫和貝爾的古老傳說,像水鳥在你的懷里久久盤旋……
上一篇:信仰春天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