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五則
■葉力為
詩材大小
有人言三余(注:和平凌新南先生,字三余),種菜詩,摘菜詩,烹而詩,爵而詩;病而詩,妻伺詩,朋問詩,恙又詩。至穗詩,返和詩。皆小材。噫!誰家以詩材大小論歟? “詩毒”之甚于老干體
老干體者,多空洞,口號也,非詩語。原出讀書少而好裝風雅之退休公職,故云老干體。然有以詩度日者,或數日一詩,更有一日一詩甚而一日數詩者,言之無物,為寫而寫。初看,雖不出彩,似無大礙。讀之三,已知其千篇而一律矣。尚借網絡播發,流毒甚于老干體,惑人欺世最深。
和詩
若只用韻,意不關,非和詩。相關者,答、辯、順、曲是也。
答辯雖易,亦須詩才,語境為上。若毛公之“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蘇翁之“誰知白首長河路,還臥當時送客風”是也。順曲尤難,須于原詩發新意,或有遞進,或開生面,方為上乘,歐陽永叔“與世漸疏嗟老矣,佳節樂事豈相關”、胡邦衡之“照眼雙明清可掬,閑情一味淡相看”是也。
意合
南海譚瑩,道光二十四年舉人,其《壬午除夕》“紙帳蘆簾賦索居,先生清興復何如。門前債客多于鯽,猶典殘釵購異書”,結句與吾之《中秋前夜望月,思至和城十六年,有吟》“廿載營生似漏船,逐流顛簸浪彌天。辛勞湊得三餐米,常囑妻留買墨錢”結句味同,偶合。
福建林佶,康熙三十八年舉人,其《戲書樓鶴巢壁》“終日屏擋硯席間,童心昔習未曾刪。絕憐矮閣低檐下,刮目能看萬重山”,結句以低矮見多,與吾之“青山且作圍墻看,萬畝庭寬莫說貧”以多見富,道殊而終一,偶合。
無錫顧祖禹《送王石谷歸虞山惲正叔歸昆陵》“虞山西上指昆陵,二妙歸與悵不勝。乍雨乍晴誰是主,忽寒忽暑竟安憑。何年游屐同時發,此會離情一夕增。相憶惟應獨寤語,菊花開處夢層層”。吾邑徐延第《春日登閱江樓》“客里登樓縱目難,逢春隨意倚欄千。巖回舊翠諸峰削,峽束飛流一線寬。世事赤眉悲戰壘,人情白眼嘆儒冠。鄉心云影同飄忽,都逐東風淰淰寒。”顧詩寫惜別日后懷人,徐詩寫登樓觀感思鄉,暗合。中“夢層層”“淰淰寒”,同有愁腸百轉之意味。
擬聲
清曾燦《六松堂詩文集》有“啾啾陰雨暗吹來”句,甚合詩之意境。啾啾,多擬鳥鳴聲。而曾詩用啾啾擬之風雨,似聞冷風裹雨撲人而來,觸物聲出,其聲因環境不同而異,“啾啾”乃神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