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燈塔白礤:河西和平解放的第一村

2021-07-07 09:29:23 來源:河源日報


■中共河西分工委燈塔支部舊址。燈塔鎮白礤村是河西根據地第一個和平解放的村莊。李成東 攝

1947年8月21日,國民黨當局所辦的《河源日報》刊登了一則新聞:“奸匪 300 多,攻打白礤,被白礤民眾擊潰,匪首黃日、歐陽騮被當場擊斃……”


消息是作為特大新聞刊登在報紙頭版的顯要位置上的,一時間在敵對的兩個陣營中都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國民黨借機大肆渲染“勝利”,共產黨則擔心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損失。


不過,這一消息事后被證明為不實消息。當事人之一的歐陽騮,不僅未被“擊斃”,而且還帶領游擊隊到處活動。那時候,歐陽騮是駱湖青年武工隊的隊長。沒過幾天,歐陽騮還帶著游擊隊攻破了白礤反動地主在下牛洋的糧倉。破倉的時候,他們又與白礤的反動武裝打了一仗。駱湖青年武工隊于1947年1月成立,代號叫“白狼”,經常在致富、滑灘一帶活動,那里離白礤很近。歐陽騮認為,國民黨大肆造謠惑眾,目的是想加深白礤民眾與游擊隊的仇恨,把白礤推到反動對抗的道路上。


白礤這一仗的確打了,不過這不是黃日和歐陽騮的初衷。早在這年7月,白礤就有一部分青年通過各種關系,找到了在附近活動的武工隊,他們向武工隊提供情報,要求武工隊挺進白礤,幫助他們組建革命武裝隊伍。8月20日,由黃日帶領的河西游擊隊鐵流隊從船塘來到駱湖,與駱湖青年武工隊會合,在白礤一些青年的帶領下開進了白礤。


200多人的隊伍開進白礤之前,并沒打算要用武力,而且事前也向白礤的一些上層人士進行了通報。令黃日和歐陽騮沒想到的是,白礤統治集團中勢力最強的大夫第家族,卻將人員、武器全部集中到大夫第中,不聽勸說,閉門堅守。由于部隊強攻效果不好,于是決定停止圍攻,主動撤出了白礤。


1947年春天,根據廣東區黨委的指示,九連地區開始恢復武裝斗爭,重建武裝隊伍,建設游擊根據地。那時候,河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在船塘、三河、上莞,駱湖在根據地的南部,與國民黨統治的燈塔處于對峙的前沿。而白礤處于這兩地之間,是敵我雙方都欲力爭控制的地區。


白礤村轄區面積約46平方公里,村莊并不大,但卻有600年歷史。這里地勢險峻,群山環抱,人口密度大,財富也集中,在軍事上進可攻、退可守。不僅如此,白礤還從政治上、經濟上控制著上、中、下三礤以及周邊的黃土嶺、黃埔地、下牛洋等一大片鄉村。如果將白礤建設成河西革命向南發展的基地,不僅在軍事上直接威脅到燈塔,政治上影響深遠,經濟上游擊隊也能得到有力支持。


鐵流隊與駱湖武工隊第一次聯合進軍白礤,雖然并未獲得預期效果,但卻在白礤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更重要的是,它從軍事上、政治上以及心理上對白礤當權者造成了巨大的壓力。8月下旬,歐陽騮帶著游擊隊在下牛洋武力破倉,將沒來得及運走的80多石糧食全數沒收,進一步使白礤當權者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他們不斷派出人員到河西根據地,試圖刺探游擊隊對他們的態度。


白礤當權者并未輕易認輸。他們相繼派人到燈塔、東壩等地,與當地的反動勢力商談,并結成了聯盟,妄圖共同對付游擊隊。1947年9月下旬的一天,大夫第家族中最主要的當權者馮其翰親自出馬,秘密前往駱湖歐陽秀初家,準備和這個與游擊隊堅決為敵的反動分子秘商對策,聯合對抗游擊隊。


其實,游擊隊并沒有計劃第二次武力進攻白礤,但卻始終保持了對白礤的軍事和政治壓力。得知馮其翰到了駱湖,游擊隊決定再次給他一個下馬威。當天晚上,馮其翰和歐陽秀初躺在煙床上一邊抽鴉片煙,一邊商量對付游擊隊的辦法。讓馮其翰完全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游擊隊從天而降,當著他的面,就地處決了歐陽秀初。然而,游擊隊卻沒有殺馮其翰,而是放他回到了白礤。


白礤和平解放的曙光出現在馮其翰安全回到白礤的4個月后。


1948年2月25日,馮其翰全權代表白礤上層人士,選擇在其親戚朱琛家與河西游擊隊的領導人鄭風進行正式談判,商定白礤和平解放事宜。當天晚上,鄭風率領短槍隊20多人,前往談判地點高車鄉。為防止發生意外,他還帶了一個連的兵力,布置在村外保護、策應。鄭風還沒到時,馮其翰卻早早來到朱琛家,惶惶不安地等待著鄭風前來。


在駱湖受到驚嚇的馮其翰回到白礤后,明白了一個道理:即使和其他地方結盟,白礤的安全仍然沒有保障。1948年春節后,白礤上層人士會集一起,討論白礤的前途。會上,你一言我一語,反復商議。大家認為,繼續抗拒革命,決不會有好果子吃。和平解放,才是村子最好的出路。白礤上層人士最終達成共識:與游擊隊進行和平談判。會議同時決定:一、立即退出與燈塔、東壩結成的反動聯盟;二、委派馮其翰作為談判的全權代表。隨后,他們找到了朱琛,通過朱琛聯系他的老師鄭風,轉達了他們的和平意愿。


談判進行了整整一夜。天亮前,鄭風和馮其翰在和平解放白礤的協議上簽了字。馮其翰回去后向白礤上層人士傳達了協議內容,大家決定完全按協議規定執行。1948年2月18日,李輝、鄭風、黃日等河西區工委領導率鐵流隊、長江隊開進白礤,于當天下午召開群眾大會,慶祝白礤和平解放。


白礤是河西根據地第一個和平解放的村莊。它的和平解放,進一步擴大了游擊隊的政治影響。在白礤帶動下,高車、黃土嶺、印光、滑灘、金史等村相繼宣告和平解放。隨之,河西根據地也將對敵前線推進到了國民黨頑固據點燈塔圩鎮的眼皮之下。


慶祝和平解放的第三天,白礤游擊隊宣告成立,馮其翰任隊長,全隊共有30余人。1948 年春,在歐陽騮的幫助下,經上級批準,燈塔雄虎隊誕生了,其成員來自印光、白礤、黃埔地、神前等村,共有 70 多人;馮其翰被任命為中隊長,朱九任副隊長,陳偉中任指導員,朱治成任情報員。1948年5月,黃日在中礤組建了中共燈塔第一個黨支部,下設白礤黨小組、黃土嶺黨小組、印光黨小組。在雄虎隊的推動下,白礤、印光、黃土嶺、神前、高坑都成立了農會和武裝民兵分隊。


白礤自此成為河西革命根據地向南發展的牢固前進基地。


當年,河西分工委領導及河西革命武裝隊伍秘密集結于此,開辟了與河東分工委聯系新路線、建立了搜集敵人情報新聯絡點,策劃了“四打”燈塔,籌劃了大人嶺戰斗,集結上莞、駱湖游擊隊,沿著新路線開辟革命根據地,安排武工隊從白礤、黃土嶺出發,經下圍、官頭徑村,襲擾至仙塘、熱水、禾溪、下屯等地,而那些地方,離當時國民黨的老巢河源縣城,不過20余公里的距離。


(備注:本文資料部分來源于《東源縣黨史資料匯編(第二集)》中歐陽騮、李九、朱治成及葉柏松等人的相關文章。)


■河源日報社 東源縣委宣傳部 聯合出品


■策劃:李成東 李遠來 朱映真 歐志科 張小龍 ■撰寫:朱安娜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