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烹好鎮域農業“特色菜”

東源縣船塘鎮推動傳統農業大鎮向現代農業強鎮邁進

2023-10-11 10:04:34 來源:河源日報 曾敏 李成東

c0bb389bd38dc8bb4150a8c25f5bab1c_hyrbs1011003_001_01_s.jpg

■東瑞農牧黃沙基地預計于2024年4月正式投產 楊堅 攝

■文/圖:本報記者 曾敏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程定軍

過完國慶節,東源縣船塘鎮老圍村潤泰農業的歐常彬更忙了,在該村的蔬菜基地大棚內忙完各類蔬菜的采摘后,又和員工一起打包、裝箱,發往深圳。

金秋時節,五谷豐登。放眼船塘大地,廣袤的田野上,村民辛勤耕耘、收獲希望;蔬菜大棚里,綠意滿眼、蔬果飄香;企業車間里,人機協作、忙碌有序……

今年以來,船塘鎮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以市領導同志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為牽引,聚焦“一鎮一策”重點任務,主動作為抓落實,利用美麗鄉村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深入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發展為抓手,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鎮,助推當地經濟發展。

選對主業 “烹”出特色

“鎮域農業”這道“菜”要做出特色,關鍵要選好“主料”。主導產業便是這道菜的“主料”,也是全鎮農業的“靈魂”。

據了解,船塘鎮板栗種植歷史悠久,以個大、光亮、味甜而聞名,暢銷國內市場。目前船塘鎮板栗種植面積約10萬畝,掛果面積8萬多畝,豐產期年產量1萬多噸,農業產值約2億元,種植農戶有1.2萬多戶,1000畝以上的板栗基地有6個,形成了一個環繞全鎮長約45公里的板栗種植圈,成為全省最大的板栗種植生產基地。

“市領導為船塘鎮的產業指出了一條明確的發展路徑,要求加強板栗品種、品質、品牌建設,提升板栗種植經營、生產加工科技水平。”船塘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市領導的掛點督導下,該鎮緊抓特色船塘板栗支柱產業,積極舉辦“船塘板栗文化節”“板栗推介會”,不斷提升船塘板栗市場美譽度。

“今年我們參加了板栗文化節,通過設置攤位、展板展示,提升了合作社板栗的知名度,有效帶動了板栗銷售。”東源縣農惠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明洲介紹,該合作社種植板栗500畝,年產值20萬元至25萬元,現有員工6人,每年可提供600個臨時就業崗位,助力村民增收。

選定“主料”以后,如何烹出“色香味”?搭主干、建載體、攻項目,市領導及有關部門主動作為,支持船塘鎮創建集板栗標準化種植、倉儲加工、科技創新、信息服務、物流集散、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我們對產業園的要求是主導產業突出、現代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船塘鎮相關負責人說,該產業園加工園區項目一期規劃面積650畝,由冷鏈倉儲區等六大部分組成,該鎮正在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目前已有14家企業入駐,通過“生產+加工+科技+營銷”,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培育主體 選好“主廚”

農業龍頭企業是帶動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發展的“火車頭”,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正成為鎮域農業“特色菜”的掌勺人。

分選、切口、烘炒、包裝……近日,東源縣板栗發展有限公司生產加工車間一派繁忙,飽滿的風味炒栗在生產線上快速運輸,工人們有序地包裝板栗產品,供應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我們投資5000萬元建設新廠,已于6月25日投產,開設2條生產線,預計年加工板栗可達3000噸。”該公司生產部主管黃秀紅說,公司作為農產品深加工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與當地農戶定點采購,間接或直接帶動1.2萬戶農戶種植板栗。

富民產業“跑”得快,全靠龍頭企業帶。位于船塘鎮群豐村和黃沙村的“船塘現代農業綜合體”項目由東源東瑞農牧發展公司(下稱東瑞農牧)投資建設,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東瑞農牧積極響應國家土地節約利用和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的號召,豬舍建設采用智能化生產工藝,人流、物流、飼料等均有專用通道,環控系統、空氣過濾系統、除臭處理系統、中水回用系統等設備一應俱全,實行機械通風、機械喂料、機械刮糞。

“群豐基地的生豬已于8月底出欄,日供港活豬300頭,全線投產后,滿負荷供應可達1000頭/日。”該公司總經理阮強說,黃沙基地將在明年4月投產,兩個基地建成達產后年出欄生豬78萬頭,可實現年產值20億—2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多個。

據悉,在農業強鎮創建中,船塘鎮從政策支持、資金補助、技術指導、市場拓展等方面為當地農業企業注入發展活力,從中培育和扶持產業龍頭,牽住全鎮特色農業發展的“牛鼻子”。

“三產”融合 八方“品鑒”

眼下,農品優質、業態豐富、景色優美的船塘鎮“秀色可餐”。該鎮積極挖掘農業文化資源、拓展農業多種功能,農旅融合發展成效初顯,八方來客成為共享鎮域農業發展成果的“食客群”。

“季季有鮮果,時時可采摘。水晶梨、柑橘、枇杷、板栗、藍莓、葡萄、百香果、桑葚……30多種特色水果應有盡有。”講起船塘鎮的鮮果采摘游,該鎮有關負責人頗為自豪。在農業強鎮建設中,多條精品水果采摘帶已初具規模,船塘水果產業從單一的農產品供給,逐漸向采摘、觀光、休閑多維發展。

鮮態綠(東源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板栗種植面積達2100多畝,同時擁有100畝水晶梨基地、30畝苗圃基地,帶動周邊1000多戶村民致富。“我們對農場的運營管理、品牌建設、電商銷售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后,年收入可達600萬元。”該合作社負責人張俊超說,目前,該合作社正在籌建現代農業科普景觀長廊和餐飲民宿,致力往文旅方向發展,促進三大產業融合。

此外,船塘鎮還依托“紅色老圍”旅游景點,拓寬生態農業旅游路線。該鎮利用現有墾造水田項目,實行土地流轉,積極引進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進行長期承包,開發民宿、農家樂等項目,打造了多條“春季觀賞花、夏秋采摘果、四季徒步游、全年農家樂”生態農業旅游線路,加大旅游線路的宣傳推介力度,列出了游玩亮點和餐飲特色,方便游客自由選擇,讓游客吃得放心、玩得開心。

    上一篇:總投資21.7億元 6個項目落戶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