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中學:百年老校育英才
■1907年,樂育中學的師生大合照
■古竹中學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
■古竹中學努力打造成為“體藝見長,全面發展”的特色學校。
■古竹中學全貌(航拍圖)
核心提示
虎頭山上、東江之畔,古竹中學默然靜立,她是東江中上游創建最早的百年老校,早有“東江上游興學之源”之稱。學校的前身可追溯至1882年五華縣源坑創辦的“中書館”,于民國前五年(即公元1907年)遷設于現在紫金古竹校區,易名“樂育中學”兼辦師范,是紫金縣乃至東江上游中等教育的開端。新中國成立后正式更名為“古竹中學”,納入公辦范疇。
百年,是一根根參天的棟梁;百年,是一方方堅實的磚瓦;百年,又像是一支如椽的巨筆和一本厚重的史書……穿越歷史的印記,古竹中學已經走過了100多個春秋。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古竹中學一直堅持“示范引領地方教育”的初心,在槎城大地書寫了一曲壯麗輝煌的育人華章。百年的辦學傳統,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恪守“融情優教 智慧樂育”的辦學理念,全力打造“體藝見長,全面發展”的特色學校,培養出的著名校友數不勝數,是區域內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百年老校。
百年老校 自帶光華
創辦之初,學校坐落在虎頭山上,兼設四年制師范班一個,共五個班,學生160多人,教師10多人。學校建筑擬德國式兩層樓房,深具西歐風格,教學設備具有當時東江一流水準。寶安、博羅、惠州、河源、龍川等10多縣籍的學子競相負笈前來求學,當時,東江上游各縣興學初期的師資人才,大都是古竹中學培養的。
如今,學校有教學班40個,學生2198人,教職工161名,其中高級教師24人,一級教師76人。在這里,112年激情燃燒,一代代教師把青絲染成白發,奉獻青春;在這里,112年和諧發展,一批批學子迸發智慧的火花,點燃夢想。
一個多世紀以來,光陰荏苒,歲月悠悠,陶鑄群英。回顧古竹中學的歷史,不僅記錄了學校的建設歷程和發展變革,更是學校辦學精神的美好傳承,激勵著后來者奮發向上。
今年78歲的張老伯是土生土長的古竹人,他回憶起古竹中學時說:“在我小的時候,古竹中學已經是學子們心中的求學圣地。當地的孩子們每每路過校園,都充滿憧憬。”
古竹中學不忘初心,始終堅持以“真誠、奉獻、勤奮、創新”為校訓,以“融情優教 智慧樂育”為辦學理念,辦學質量顯著提高。學校先后被評為“河源市一級學校”“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被授予“廣東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河源市文明單位”江東新區“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稱號。特別是2019年高考創歷史輝煌,本科上線人數翻番,上本科線26人,重本3人,專科上線率達96%,超出省平均線;高二學考C級達標率83.96%,高一招生數量質量都是最好最多的。全校今年學生人數較去年增加了350多人。學校努力爭取明年高考成績再翻番,中考取得歷史性突破。
推崇“融情優教,智慧樂育”
談到古竹中學的辦學理念,該校校長伍衛東給出了八個字,即“融情優教,智慧樂育”。“融情”就是情感的融入,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把家國情懷、家校情感、事業情懷,師生情感和教育情懷融入教學過程,融入到教學每個環節,融入到每個細節,師者就一定會尋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并成長為德藝雙馨的優秀教師,學生將在優良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從而達到優教。“樂育”是快樂學習、快樂施教的過程,是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還是該校百年傳承,文化積淀,通過百年前“樂育中學”表達的一種“樂育精神”。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智慧是“樂育的源泉”,是升級版的樂育教育,要求有先進的教學思想和辦學理念,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不斷學習,不斷補充新知識,運用發達的信息技術,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提倡協作、共享、協調、包容,群策群力,啟迪全體師生的智慧,在更高的平臺上展現“樂育”風采。
“要讓學生們‘自主地學’,更要讓孩子們充滿智慧地學,給予學生們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去創造。”伍衛東說,學校一直不忘初心,在教研探索的道路上追夢前行。
在新的征程上,古竹中學將努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德育治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活動興校”的強校戰略,全力打造“體藝見長,全面發展”的特色學校,積極探索一條具有古竹中學特色的高質量辦學之路,在我市教育發展史上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打造強有力的師資隊伍
在注重人文底蘊的同時,古竹中學還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個性愛好。該校開設了籃球、足球、舞蹈、聲樂等多個專項課。在熱情揮灑的操場上、揮汗如雨的舞蹈室內、余音繞梁的聲樂室里,都能看到揮灑汗水、綻放青春的莘莘學子。
一所學校,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近年來,學校本著“尊重每個人,發展每個人”的人本管理理念,以構建教師梯隊(即新教師、骨干教師、名優教師三個梯隊)差異發展為目標,傾力打造梯隊師資隊伍建設,以提高教師學科素養建設為抓手,科學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以“聚焦課堂,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發展教師”為導向,注意學生德育工作,深入開展校本教研,嚴抓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學校教學常規工作中創出特色,使學校課程結構更合理,學校特色更鮮明;使教師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更新、教學手段進一步優化,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此同時,學校設立的音、體、美特長班,每年都有近10人入圍重本、普本線。據統計,該校多年來有2人考取中國科技大學,2人考取北京師范大學,6人考取中山大學,8人考取華南理工大學,12人考取華南師范大學,14人考取華南農業大學,還有不少的學子考入其他重點名牌大學。
自2015年劃入江東新區管理,該校更是矢志改革,銳意進取,不斷完善辦學條件,以堅實的步伐向前邁進,朝著“江東新區優質學校”的目標,開始新一輪的跨越。如今,該校辦學條件日臻完善,硬件建設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現有教學大樓4幢,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同時配有現代化的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電子閱覽室等。
據透露,新區為盡快把該校建成新區重點中學,從人才引進到資金投入,兩步并舉。本學期古竹中學新引進了41位老師,其中有38名本科生、研究生及3位學科帶頭人。校方想方設法夯實基礎,深度挖掘文化積淀,整合資源,用優質服務擦亮百年老校品牌,為新區培養人才再次站到歷史的前沿。
學校簡史
●1907年,古竹人為傳承樂育精神,在虎頭山上開辦樂育中學。
●抗日戰爭時期,學校組織“抗先隊”,上街下鄉宣傳抗日。
●革命戰爭時期,地下黨員陳明(陳魯)、曾琛先后來校任教,開展地下活動。
●1948年冬,陳魯帶領進步學生陳愛億、張福裕、賴治挺等離校參加游擊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上級委派教育行家,主政教學。
●1962年,古竹中學培養出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共80多人。
●上世紀80年代,升中考試曾經有一屆就考取了10多個師范生,還有學生考取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等重點大學。
●1998年,古竹中學軟、硬件設施進一步完善,被評為“河源市一級中學”。
●2010年,古竹中學被評為“河源市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2013年,古竹中學順利通過省教育創強驗收,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
●2015年,江東新區接管教育,古竹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2019年,古竹中學高考創歷史輝煌,本科上線人數翻番,上本科線26人,重本3人,專科上線率達96%,超出省平均線。
■文/圖 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