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源城區

源城區東埔街道:

創新舉措激發城市基層黨建內生動力

2021-07-05 09:49:40 來源:河源日報


■豐源社區“五彩”志愿者紫色便民隊為小區居民免費理發。

■永祥社區“紅色物業”志愿服務隊開展“濃情端午,粽動員”活動為居民送上雞蛋粽子。

■高樓林立、業態豐富的堅基商業生活教育圈。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東埔街道概況】


東埔街道位于河源市區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轄區東倚東江,南連新豐江,西接205國道,北通東源縣仙塘鎮。轄區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下轄3個村民委員會、1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總人口12.8萬人,常住人口約24.7萬人。


東埔街道轄區內交通便利,205國道、京九(廣梅汕)鐵路、東環路從境內經過,東埔橋、珠河大橋橫跨新豐江南北,連接新市區和老城區,勝利大橋橫跨東江,直達江東新區。主要旅游景點有客家文化公園、全民健身廣場、河源文化廣場、亞洲第一高噴、桃花水母大劇院等。東埔街道是新城區的經濟重心,是源城區構建“三區一帶”空間布局的城市北部功能核心區之一;第三產業發達,商業貿易和房地產兩大產業突出,是購物中心、專業市場和中高級住宅區的集中地,河源萬隆城購物中心和河源市商業中心(堅基購物廣場)是全市最大的經濟商圈。


強基礎促提升


夯實城市基層黨建根基


東埔街道現有17個村(社區),街道黨工委下轄黨委5個、黨總支9個、黨支部90個,黨員1964名。近年來,該街道嚴格按照《廣東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作要求,結合“廣東省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區”目標定位,堅持把基層黨建工作擺在首位,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創新舉措推進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激發城市基層黨建內生動力,通過黨建引領推動街道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


聚焦重大攻堅任務


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一是在戰“疫”一線中彰顯黨員干部擔當作為。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來,街道黨工委突出農村、社區這兩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用好黨員志愿服務點、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等抓手,組織黨員干部力量向疫情防控一線“集結”。街道對轄區實施網格化防控管理,共劃分小網格671個,實施街道、村(社區)兩級包保責任落實體系,統籌安排了市、區投身基層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的3716名黨員干部,在轄區圍繞疫情防控目標、任務、問題三項清單迅速行動,及時開展各項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在“文明創建”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開展“紅馬甲”志愿行動,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提高文明素質。截至目前,已開展活動800余場次、服務群眾3萬人次。以學雷鋒紀念日、勞動節、青年節等特定時間節點為契機,積極開展系列愛心志愿服務活動。持續推出“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源城好人”評選等文明創建活動。黨員帶頭加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向市民發放“門前三包”、垃圾分類、文明知識宣傳單、宣傳手冊20萬份,宣傳禮品5萬個。


三是在“融深”“融灣”中打造都市經濟發展主戰場。以項目為抓手提升經濟效應,2020年穩步推進6個重點項目,包括:富樂實業、雅居樂鉑雅苑、東江灣三期、恒大名都五期等,其中東江灣三期、恒大名都五期已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2家,城市新興業態和商圈格局逐步凸顯。


聚焦黨建精品項目


提升基層黨組織整體服務效能


從細微處精準發力,探索城市基層黨建“縱向延伸、橫向融入”工作機制,2020年優化設置基層黨委2個、黨總支9個、黨支部4個,城市黨建陣地“磁場效應”不斷放大。


一是城市黨建陣地助推形成都市黨建生活圈。小區黨建逐步呈現“鄰里黨建”效果,沁園邨小區黨支部、黨員樓長、物業公司形成“三位一體”聯動工作模式;今年以來發動黨員樓長8名,發出《致居民的一封信》103份;公園黨建陣地紅色教育功能逐步展現,2個黨建公園共開展黨建活動12次,達到了思想教育與文化宣傳于一體;廣場黨建陣地為黨員志愿服務提供活動場所,豐源文化黨建廣場共開展志愿服務50次。


二是區域化商圈黨建引領政企互融互促互助發展。目前,街道商圈非公組織共34個,今年新發展了6個(非公企業4個,社會組織2個)。大力推進“雙同步”工作。選派了169名黨建指導員實行掛鉤聯系“手把手”指導企業建章立制。全年共摸排企業1244家,重點五類企業28家,已全部單建或納入聯合黨支部管理;2020年新增黨組織21個,新增聯合黨支部16個。全力做好國有企業退休管理工作。堅持組織推動與黨員自主相結合,統籌解決退休黨員組織關系轉接過程中出現的檔案存放、手續辦理等具體問題,做嚴、做細、做實組織關系轉接相關工作,做到應轉盡轉。截至目前,已完成組織關系轉接478人,不斷開創“政企聯動、黨業共融”新局面。


聚焦全面從嚴治黨


建強忠誠干凈擔當干部隊伍


一方面是高質量完成“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轉化工作。瞄準癥結,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一是抓長效,完善制度機制建設。從制度建設入手,規范黨建各項制度。嚴格督查“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黨員主題日”等黨建制度落實情況,用長效制度規范黨組織事務管理。二是加強走訪,深入調查研究。街道黨工委領導分別到相關村開展整頓調研,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找準工作滯后的如生活生產用地、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等主要問題。三是對癥下藥,問題“解”到位。制定了《東埔街道重點村東埔村整頓方案》,明確了8項重點措施,逐項整改落實,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武裝部部長掛東埔村“第一書記”常態性駐村指導,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四是抓住“龍頭”,建強領導班子,東埔村順利完成換屆,做到了書記、主任“一肩挑”。目前,經區委組織部關于“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考核驗收,豐源社區、永福社區、東埔村黨委均已全部“摘帽”。


另一方面是高質量完成各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街道黨工委嚴把換屆程序、人選推薦、資格審查、組織考察等關口,于1月23日全面完成了17個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一是加強謀劃部署,街道黨工委召開黨委會議9次,專題研究村黨組織換屆工作。二是加強靠前指揮,街道黨委主要負責人一線推動、靠前指揮,全體黨政班子成員落實包村聯系責任,組建17個村“兩委”換屆工作指導組,聚焦班子運行、群眾滿意度等評價指標深入分析研判;針對重難點村東埔村換屆工作,派出6支“十人先鋒隊”做嚴做實前后選舉各項工作。三是嚴格人選把關。通過資格聯審,對現任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一個一個“過篩子”,共取消了13人的候選人資格。“兩委”換屆結束后,各村(社區)年齡、學歷、能力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大專以上學歷支委成員79名,占比93%;本科學歷17名,占比20%;支委平均年齡39歲,班子整體履職力呈現新氣象、新風貌。


豐源社區:探索“五彩”志愿服務模式


黨員志愿服務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序開展的有力平臺。近年來,東埔街道豐源社區充分立足群眾訴求,重點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組建不同色號“五彩”志愿服務團隊,真正使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的效果最大化。


據介紹,“五彩”志愿服務是將社區服務對象歸類,針對不同居民群體提供差別化、個性化的精準志愿服務,解決群眾困難和問題,為民分憂解困。 “五彩”志愿服務隊包括:紅色先鋒隊、綠色文明隊、黃色幫扶隊、藍色宣傳隊、紫色便民隊。


紅色先鋒隊——由社區黨員組成,開展“微課堂”紅色教育、文明實踐站理論宣講、文明志愿服務、“夕陽情”文藝活動等服務,組織帶領黨員干部開展形式各樣的學習活動,提高黨員向心力,密切黨群關系。


綠色文明隊——主要開展文明創建、環境美化等活動。定期對豐源大道、豐源中路、豐源集貿市場以及豐源文化廣場等路段進行環境衛生保潔,并做好路面共享單車擺放的秩序;對轄區背街小巷的衛生死角進行衛生整治,清理雜草、大件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對墻面的“牛皮癬”進行清理。在上下班高峰期和學校放學期間,于豐源大道路口、公交站路口、豐源學校門路口、斑馬線處進行文明勸導工作,營造良好、文明的交通秩序,同時勸導行人和學生要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黃色幫扶隊——為社區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貧困戶等困難人群提供“每周一探望,每月一家政,每季一活動,每年一體檢”四項服務。收集困難人群“微心愿”,制定計劃逐項解決,讓困難群體切身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組織開展多種幫扶活動,如“我們的節日”春節義寫春聯、元宵節包湯圓送溫暖、端午節包粽子送溫暖、中秋美食節、重陽節慰問轄區孤寡老人等活動;開展“關愛老人和留守兒童”活動,走訪和慰問社區孤寡老人、困難老人和低保五保戶,送糧油米等生活必需品。


藍色宣傳隊——在社區開展醫療、法律、科學、文化、法律、衛生等方面知識的普及和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技能知識宣傳,提升市民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


紫色便民隊——為小區居民提供理發、磨剪刀、修理小家電、量血壓等便民服務,每月開展一次便民服務日。安排2名志愿者值守“志愿驛站”,為居民提供飲水、咨詢、休息、手機充電,乃至應急藥品、零錢更換等便民服務,打造成社區“暖心小屋”。


豐源社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五彩志愿”服務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注重精細化,黨員志愿者管理突出“精”。黨員志愿者來自各領域各條線,有不同的專業特長,在志愿者崗位設置方面要進一步突出精細化,讓黨員志愿者作用得到最大發揮。通過五個不同類型的崗位設置,讓黨員志愿者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選擇崗位,充分激發黨員志愿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增強了黨員志愿者的獲得感。二是注重常態化,黨員志愿服務陣地突出“實”。豐源黨建服務站通過做實服務陣地,在志愿服務陣地建設上突出數據化功能,要求轄區內黨員群眾充分利用“黨建為村”微信平臺進行活動分享、活動交流,根據居民的現實需求設置志愿服務內容,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三是注重實效性,黨員志愿活動突出“活”。統籌工會、團委、婦聯等各方面力量,實現資源和服務項目的下沉,構建活動聯辦、志愿者聯管等工作格局。打造志愿服務品牌,探索打造“豐源義工”這一志愿者形象品牌,開展“學雷鋒”“關愛青少年家園”“鄰里守望”“小城聚愛”“家庭教育進社區”“積善行”等精品志愿服務活動;同時積極承接公共服務項目,和市、區有關部門開展聯合志愿服務活動。


永祥社區:用“紅色物業”打造品質社區新樣板


永祥社區占地面積4.16平方公里,轄區內共有封閉小區9個,開放式小區(居民安置點)5個,住宅樓126棟,居民戶數2130戶,人口約15318人;在冊黨員27人,商務樓宇4座,企業193家。小區周邊覆蓋商務、金融、科技、教育等產業,交通便捷、配套完善,都市經濟元素較為集聚;小區內物業管理完善,硬件設施齊全。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結合永祥社區的實情,東埔街道以“黨建引領·共建融合”為統攬,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網格長、物業等多方聯動的“紅色物業”體系,有效破解物業管理難題等群眾的“關鍵小事”,打造城市品質社區,推動構建都市經濟發展下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區治理體系。


據了解,為構建“紅色物業”體系,東埔街道成立了“物業行業黨委”,逐步在街道推進物業行業黨委建設,構建“黨建+物業企業”發展新格局,以黨建引領推進社區治理、物業服務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著力打造城市基層黨建新名片。


目前,該街道在永祥社區先成立了2個紅色物業示范點,在各住宅小區、商務樓宇相應成立“紅色物業”黨支部,指定一名人員為“紅管家”(由業委會成員和物業管理人員交叉任職),構建社區“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三位一體社區物業管理模式。“紅色物業”以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為著力點,以“豐富居民日常生活—引導居民協商共治—營造和諧溫馨小區”為服務思路,涵蓋黨建活動、智慧管理、愛心幫扶、信息咨詢、應急處突五大服務功能,及時收集小區居民需求,對上報的各類訴求信息匯總,由“黨員樓長”“紅管家”及時上門回復,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為強化對小區黨組織的指導,東埔街道在永祥社區成立小區“紅色業委會”,同時建立聯合協商機制,各試點小區由“紅管家”牽頭,組織每月定期召開“紅色物業共建聯席會議”,實現回遷小區物業規范提升、標準小區物業精準提升、新建小區智慧提升。為進一步突出黨員引領優化服務,社區組建了“黨員樓長”隊伍,挑選具有較高威信、較好群眾基礎和較強管理能力的黨員擔任樓長,圍繞文明城市創建、小區管理、基層治理等方面重點開展宣傳、調解、示范等工作。此外,組建了“紅色物業”志愿服務隊伍,招募志愿者、發動“雙報到”黨員參與志愿服務,招募社區物業行業黨委的黨員志愿者共同服務轄區內居民小區。進一步擴大社會效應,通過改造傳統物業服務企業、引進優質民營企業投資運營、支持公益性社會組織等途徑,為市場失靈、自治失效、物業管理失位或管理不善的小區提供物業服務。


■組稿/攝影: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黃赟 通訊員 肖湘 劉欣(署名除外)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