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灣”南大門 灣區“后花園”
□ 源城,因其區位、文化和資源等優勢,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始建于南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的源城(又稱“槎城”),自古便是東江重鎮,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1988年撤縣設區,歷經30多年改革開放的洗禮,源城這個粵北的小山城,已逐漸蝶變成珠三角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鄉面貌顯著改觀,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尤其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讓本地的生態優勢進一步鞏固,也日益成為后續發展的長久動力。
2021年10月底召開的源城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全域全面“融灣”“融深”,打造樞紐引擎,奮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全市前列。今后5年,源城區將致力于實現以下目標: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改革開放更加全面深入、城市首位度和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社會治理效能明顯提高。
源城,這個河源市的“南大門”,因其區位、文化和資源等優勢,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后花園”。隨著贛深高鐵的通車,源城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也必將成為越來越多企業投資的熱土和游客打卡觀光的旅游勝地。
《源城榮譽榜》
●全國綠色名區
●全國衛生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優秀公安局
●全國巾幗文明崗位
●全國老年氣排球之鄉
●全國生態文明先進區
●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
●全國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城市
●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進單位
●中華恐龍之鄉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游強區
●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
●中國最具有國際影響力旅游目的地
●廣東省教育強區
●廣東省雙擁模范區
●廣東省生態宜居城市
●廣東省南粵錦繡工程文化先進區
□ 專題組稿: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黃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