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源城區

調優產業結構 加快經濟發展

源城致力于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2-10-12 17:21:12 來源:河源日報

a706e61b3e2cda3693387af83a982c1d_1012046_001_01_s.jpg

■區市場監管局發出全市第一張經營乙類非處方藥 《藥品經營許可證》。劉心然 攝

f58613359d44408eb70c0b3c506ed66d_1012046_001_02_s.jpg

■源城成立全市首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工作站,為企業提供更優質服務。 劉心然 攝

81ca03dde5f6f035f4d4b5883b41ed65_1012046_001_03_s.jpg

■源城工業園一角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源城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緊緊圍繞建設“首善之區、幸福源城”、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區位和地緣優勢,大力發展以現代商貿旅游業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以電子電器信息產業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以精品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不斷調整優化三大產業結構,致力于在新發展階段構建發展新格局,推動經濟又快又穩發展。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2.98億元、增長9.2%,穩居全市之首。

實施“旺三強二高一”戰略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在當前百年未有的發展大變局中,源城區緊緊抓住產業轉型升級機遇,深入實施“旺三強二高一”戰略,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源城區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一核一帶一區”發展等重大機遇,形成多點支撐、齊頭并進的產業發展態勢,三大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2.4∶37.2∶60.4優化為2021年的1.1∶29.5∶69.4,有力推動了源城經濟社會發展。這也為該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好了基礎,有利于持續打造低碳產業園、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創新谷等優質平臺,示范引領全市經濟加快發展作用日益凸顯,更加充分融入新發展格局。

致力于做強二產,

工業經濟穩步發展

2022年1-8月,源城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46.69億元,增長13.5%;2021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66.65億元,較2012年增長157%。規上工業企業和限上商貿企業分別增至103家、154家,稅收超千萬元工業企業15戶,推動實施技改項目7個,電子電器產業集群效應更加凸顯。充分發揮項目帶動效應,實施重點項目402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599.4億元;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比2012年增長241.6%。扎實推進園區建設,累計投入超40億元,擴園5.13平方公里、盤活低效用地1716.5畝,深圳大鵬(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獲評“廣東省五星級優秀服務園區”?;緦崿F“三通一平”,鵬城·科技生態園、5G產業城、低碳產業園、電子科技信息產業園、水主題產業園等產業平臺規劃建設加速推進,先后引進阿里巴巴數據中心、貝仕達克、集創興科技等超10億元項目,工業園區綜合承載力進一步增強。建立現代招商體系,源城區工業項目簽約動工竣工投產慶典、源城區投資環境推介會、提效破局現場會暨綜合類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產儀式、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暨招商項目簽約等系列活動如火如荼,招商引資成績喜人。

致力于做高一產,

都市農業欣欣向榮

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由2012年的4.2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93億元,年均增長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由2012年的2.30億元增至2021年的3.44億元,年均增長2.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1851元增至2021年的26455元,年均增長9.3%。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蔬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效顯著,源城區畜禽產業園成功入選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源創新研究院掛牌成立,全市首個農產品快檢中心揭牌運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壯大,全區現有農業龍頭企業34家、專業合作社190家、家庭農場45家,規?;卟嘶孛娣e達4200畝。源城農業品牌初步成型,“春沐源”櫻桃番茄、“神農寶”靈芝等11個特色農產品入選“粵字號”農業品牌目錄。深入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菜籃子”“果籃子”打造卓有成效,坪圍無花果、陂角土雞、上村枇杷、高圍五指毛桃等特色農產品備受青睞。聚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示范點,埔前“五村連片”成為河源鄉村旅游代表性“打卡點”,坪圍村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與上村村一道在2021年河源市鄉村振興擂臺賽中摘得“金獎”桂冠。

致力于做旺三產,

第三產業亮點紛呈

源城區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新增國家級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2個,陂角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野趣溝、七寨湖和老城“四寶”等現有景區檔次逐步提升。旅游產業集群規模顯現,春沐·禾悅莊溫泉酒店、鄉村四月等特色民宿蓬勃興起,巴伐利亞莊園、客天下水晶溫泉景區、春沐源嶺南生態小鎮等重點文旅項目高效推進,南片區景區景點“串珠成鏈”、結盟營銷,打造了“槎城之南”等3條省級鄉村休閑精品線路,培育了一批受市場認可的網紅打卡點,民俗、康養、休閑農業等文旅消費持續火熱?,F代商貿流通穩步發展,萬隆家居城、一通國際汽車城、數碼商業城等一批專業市場出新出彩,紅星美凱龍萬隆商城、夜市客家花燈街日益繁榮,義烏小商品批發城、商匯大廈、堅基商業中心、萬隆城購物廣場等大型商圈持續暢旺,多個知名餐飲、服裝連鎖品牌陸續進駐,成功打造太平古街、新豐江美食街等特色商業街區,日常商品和石油、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穩步上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業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建成全省首家村級雙創電商創業園、全市首家“全國一站式物流分撥平臺”。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21億元,比2012年增長114.4%,年均增長8.8%。積極推動外經貿發展,開放水平持續提升,2021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9.7億元、年均增長6.0%。

項目為王快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面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源城區委、區政府圍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精準擴大合理有效投資,聚焦重點領域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統籌新型基礎設施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強民生保障,統籌推進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點項目建設,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增量帶存量的突破口,持續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促進全區經濟高質量增長,為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打牢基礎、增強動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重點項目建設是“壓艙石”

源城區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支撐,推動城市品質提升、擴大有效投資、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發改部門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該區固定資產投資每年穩步增長,經濟總量保持全市第一,重點項目建設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2012年1月-2022年8月,該區重點建設項目達402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599.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累計579億元。以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類項目53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39.7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累計30.6億元;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重點的工業類項目112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104.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累計86.6億元;民生保障類項目108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69.6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累計49.8億元;旅游綜合類項目36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151.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累計159.6億元;商業開發類項目93個,年度計劃投資累計234.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累計252.4億元。

有效投資助推高質量發展

源城區始終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保發展、保穩定、保民生”的第一抓手,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觀念,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高質量項目牽引有效投資,以有效投資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全區上下形成共識,推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實施,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航程上,重點項目建設起到了推進器的作用。

打造產業發展新地標。源城區踐行新發展理念,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推動產業項目建設不斷發展,其中深圳羅湖(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園、精電增資擴產項目、航嘉(河源)工業園廠房及配套用房新建工程、廣東貝仕達克科技有限公司基建項目、深圳大鵬(河源源城)產業轉移工業園等項目的完工使源城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呈現出嶄新面貌。

決勝生態發展新高地。源城區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美麗源城項目建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河源客天下國際旅游度假區、河源春沐源·嶺南生態旅游度假區、河源巴伐利亞莊園、鱷湖水生態排水排污工程項目等項目的實施為該區持續鞏固和提升生態核心競爭力夯實牢固基礎。

打好民生保障組合拳。源城區始終把做好民生實事、抓牢民生保障貫穿于民生領域工作全過程,通過實施惠民項目、健全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等措施,精準打出了民生保障的“組合拳”,包括老舊小區升級改造、源城區保障性住房項目、嘯仙中學擴建工程等教育項目、區人民醫院新建發熱門診(感染樓)及高壓氧樓遷建項目等衛生項目,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民群眾看病難、入學難等民生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足、幸福感可持續、安全感有保障。

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市場主體發展

完成河源市首家市場主體歇業登記,成立全市首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工作站,發出全市第一張經營乙類非處方藥《藥品經營許可證》……這些從源城區市場監管部門傳來的消息,無不透露出源城區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發展的努力與成果。

據了解,截至目前,源城區共登記設立市場主體84406戶。其中,公司、企業24502戶,個體戶59699戶,農戶205戶。為了讓這些企業與經營個人能有更好的發展,源城市場監管部門多措并舉,為該區市場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夯實了基礎。

加快推進營商環境

綜合改革

一是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企業已實現開辦設立登記時間從1個工作日壓縮至0.5個工作日,各類市場主體設立、檔案查詢等業務均實現“最多跑一次”。二是大力推行企業開辦專窗“全鏈條”服務。源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建設“企業開辦專窗”,申請人在“專窗”提交一份材料,即可委托工作人員一次性辦理營業執照申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住房公積金單位繳存登記等事項,且可選擇辦理結果“一窗通取”,真正實現辦事人員“跑一個窗口”就能完成企業開辦程序;同時,配合經營范圍規范查詢系統、廣東省“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服務系統、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建設啟用,為群眾提供全程政策咨詢、自助申報指導等服務。

深入推進

“數字政府”改革建設

一是扎實推進“并聯審批”。源城區市場監管局扎實推進“并聯審批”,強化部門協作,依托電子化平臺,推動各部門“信息共享、同步辦理”,實現集成服務。同時,全面推廣全程電子化服務,充分利用廣東省政務服務平臺推行線上辦理,現已實現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多業務、全流程、全區域覆蓋,做到企業線上辦照零跑動、申請材料無紙化。二是充分發揮“粵商通”涉企移動政務服務平臺“一站式”“免證辦”“營商通”作用,促進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化。當前,“粵商通”平臺已上線新辦企業、疫情防控、消防安全承諾、惠企政策等多項高頻服務事項。該局多渠道推廣“粵商通”平臺事項辦理、政策推送、政企互動、企業中心等移動化服務內容,積極引導更多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下載注冊“粵商通”并簽訂消防安全承諾書、開展年報等活動,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截至目前,共有87150戶市場主體完成了“粵商通”注冊,注冊量排名全市第一。

著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全面推動登記注冊和許可審批有效銜接,統籌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和“照后減證”改革,著力解決企業“準入不準營”問題;實施經營范圍規范表述,優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落實企業登記“一址多照”“住改商”、集群注冊改革措施,施行個體戶全城通辦、“自建房”住改商承諾制,放寬市場準入,并大力推進簡易注銷登記改革。2022年以來,相關部門共注銷1305家公司、企業,其中簡易注銷572家,占企業注銷量的43.83 %。

■組稿:本報記者 何海華

特約記者 呂鵬 

通訊員 劉飛騰 劉心然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