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五指毛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記者 林梓楷 李建華 日前,河源市五指毛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30多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堂,聚焦本地五指毛桃產業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展開探討,并分享了最新技術進展和優化升級方案。
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是嶺南地區常用的一味中藥,也是河源人煲湯的首選食材。由于市場需求旺盛,河源各地五指毛桃產業興起,朝著種植標準化、品牌規模化目標邁進。截至目前全市五指毛桃種植面積突破1萬畝,帶動就業超過1.5萬人,已成為鄉村振興特色產業之一。
如何提高種植效率?怎么降低成本?怎么提高利用率?……研討會上,企業代表向專家學者們拋出系列問題,期望借助專業力量破解五指毛桃產業發展難題。專家們結合自身研究領域經驗對問題一一回應,在種質資源保護、高效栽培技術、精深加工等方面給出可行性建議。專家們認為,要積極尋求政策支持,充分完善五指毛桃產業發展機制,制定產業地方標準,優化種植、生產、銷售等流程,推動五指毛桃全產業鏈形成有效閉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與科研院校深化合作,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妥善保護和培育優質種子,挖掘五指毛桃地方特色品質,積極申請地理標志產品,打造本土五指毛桃爆款產品;做好主題宣傳工作,講好講優五指毛桃河源故事,策劃美食節、五指毛桃節等活動,提升產品知名度、市場影響力,全方位強化河源五指毛桃文化軟實力。會上有3家企業與專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據了解,此次研討會由源城區五指毛桃協會主辦,市人才驛站承辦,旨在充分發揮引才納智和交流對接平臺作用,為河源企業代表提供五指毛桃產業發展專家指導,以人才智慧推動我市“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接下來,源城區五指毛桃協會將積極跟進研討會交流成果,全力推動合作項目落地見效,促進河源五指毛桃產業標準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