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源市道德模范候選人簡要事跡
① 肖惠廉
肖惠廉,男,1975年8月生,陸宇皇金建材(河源)有限公司員工,同時擔任河源市紅十字志愿者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肖惠廉一直把志愿服務當作終身事業,除了工作和照顧家庭,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身到公益事業中。多年來,他帶領服務隊先后開展各類志愿活動690多場,隊伍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2萬小時,肖惠廉個人志愿服務總時長達到3200多小時。此外,肖惠廉通過公益募捐,為多個遭遇重大變故家庭募集救助資金數萬元。2018年5月,他從新聞中得知連平縣1名2歲兒童慘遭親媽割去“命根”卻無錢治療時,馬上聯系連平縣元善鎮南湖幼兒園組織開展愛心義賣活動,將義賣所得善款交到患者家屬手中。2021年8月,肖惠廉在社區走訪中得知連平縣有一戶四口之家,其中2名患精神病多年因家庭困難致其無錢醫治的情況,他多次與醫院溝通后,河源友好醫院為該戶家庭2個精神病患者減免所有費用。2021年12月,當他得知東源縣一名身患尿毒癥的中學生因家庭困難無錢治病時,他迅速聯系市紅十字會和愛心企業,組織籌集善款,學生得到及時醫治。
肖惠廉先后獲得“廣東紅十字系統先進個人”“廣東省最美志愿者”“河源好人”“河源市最美志愿者”等榮譽。
② 藍明利
藍明利,男,1970年1月生,1986年參軍入伍,1990年退伍,河源市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副指導員。
藍明利1990年退伍后到源城區埔前鎮衛生院工作。他退役不褪色,始終保持一名軍人的本色,每個月組織醫院的黨員、醫生不定期下鄉開展義診活動6次,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同時,他還關注山區教育,幫助數十名學子圓讀書夢。積極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發展,發動愛心人士為考取大學的優秀學子進行獎勵,幾年來,共募集獎學、助學金累計36萬元,激發學子發奮學習的熱情。他參與組建全國首支退役軍人志愿者服務隊,帶領全市1600余名退役軍人參加交通勸導、各類知識宣傳、環境衛生整治、抗洪救災、道路救援、森林山火撲救、水上搜救等志愿活動,幫助全市數千名群眾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時刻彰顯一名退役軍人的本色,用堅強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譜寫他的公益夢想。
近年來,無論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公益事業上,藍明利均表現出色,先后獲得源城區“優秀共產黨員”、“源城區優秀志愿者”、“河源市優秀志愿者”、“河源市優秀抗疫志愿者”、“河源市抗洪勇士”、“河源市愛國擁軍模范”等稱號。
③ 李勇
李勇,男,1995年10月生,退役軍人,連平縣元善消防救援站特勤班班長兼駕駛員,三級消防士銜級。
2023年5月21日下午3點許,正在連平縣大湖鎮湖西村委會門口執勤的李勇突然聽到隊友謝思華高聲呼喊,稱一名男孩在附近橋頭落水遇險急需救助,現場情況十分緊急。出于一名退役軍人及消防員的強烈使命感和職業敏感,李勇一秒也不敢耽誤,當機立斷安排兩名隊友備齊水域防護器材及救援裝備后立即趕赴現場,自己則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向河邊,邊跑邊緊急搜尋落水小孩的身影。此刻,暴雨剛歇,河水布滿了黃色的泥沙,河水混濁且湍急、流速極快,奔跑中的李勇看到小孩正在河中上下沉浮,雙手不斷撲騰著掙扎,他判斷此時小孩已經嗆水。此時,李勇心急如焚,水中能見度幾乎為零,小孩一旦下沉就無法搜尋,每晚一秒局面的不可控性都會變得更大。想到這,李勇顧不上河床的高度,來不及脫下身上衣服,一躍而下跳入河中,與時間賽跑,奮力游至溺水小孩身邊。他顧不得自身的安危,積極救援,與趕來的隊友合力將溺水小孩救至河邊,并立即對小孩實施急救,直至小孩吐出幾口水,逐漸恢復些許意識。最終,溺水小孩由村委會聯系救護車送往醫院檢查救治,所幸經醫生診治后已無大礙。
李勇獲評2023年第三季度“廣東好人”。
④ 李宜
李宜,女,1987年9月生,東源縣崇文學校教師。
李宜自2011年大學畢業后進入教育系統工作,一直擔任班主任。她將誠實守信作為同孩子們交流的首要條件,在平時的教育中,她言而有信,從不說大話、空話、假話,每周承諾給表現好、有進步的學生獎勵,都會在班會課上進行兌現,她大力開展誠信主題班會,以此培養學生的誠信意識,獲得家長與學生的好評。
2023年10月7日下午6時左右,李宜在停車時發現一捆現金,她主動將這捆錢交給銀行工作人員,第二天在銀行工作人員和民警的共同幫助下,10萬元現金全數歸還給失主?!堆虺峭韴蟆?、河源廣播電視臺、《河源發布》《河源日報》等省、市10多家媒體對李宜拾金不昧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其拾金不昧的事跡在全市傳為美談。
李宜獲得“東源縣學科帶頭人”“河源好人”等稱號。
⑤ 吳小鵬
吳小鵬,男,1963年5月生,現任河源市社會組織黨委委員、河源市潮聯會潮商會黨支部書記、河源市潮聯會常務副會長、河源市潮商會監事長。
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吳小鵬始終聚焦主責主業,認真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不斷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黨組織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黨支部黨員從成立之初的3名發展到目前的32名。作為一名社會組織負責人,他始終堅持規范辦會,勤勉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積極推動會員企業發揮招商引資橋梁紐帶作用,近年來通過各種商會聯誼,推動多家企業到我市投資興業,總投資逾100億元。2019年以來,他動員會員為河源“6·10”“6·12”洪災救災復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捐物超過33萬元。
2023年,吳小鵬被推選為市社會組織黨委委員。市潮聯會潮商會黨支部于2021年被評為河源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22年被評為河源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2023年被推薦參評廣東省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市潮商會于2019年獲得“四好商會”榮譽稱號,2022年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
⑥ 賴金鳳
賴金鳳,女,1977年9月生,1996年7月參加工作,,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河源市第八屆人大代表,現任市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館長,副研究館員。
賴金鳳先后在市旅行社、市博物館、市圖書館等單位工作,在我市旅游文化建設、歷史文化挖掘、公共文化服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成績突出,為我市文化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她主持市圖書館工作后,提出“客家古邑的文化客廳、萬綠河源的城市書房、市民讀者的精神驛站”辦館目標和“傳承文明、涵養文化、溫暖的心靈”的愿景使命。在她的帶領下,通過管理制度創新、服務模式創新,齊心協力推動全民閱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賴金鳳于1997年被評為廣東省“優秀導游員”,2001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01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導游員”,2014年被評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2021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工作者,2023年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⑦ 曾石榴
曾石榴,女,1987年8月生,現任連平縣司法局溪山司法所四級主任科員、所長。
曾石榴進入司法行政系統工作已有10年,一直躬耕于基層司法所,從事人民調解工作。10年來,她在司法行政系統中成長、成熟,工作中積極向上,追求公平正義,極富愛心,從最初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初體驗,到熟練運用“法、理、情”多管齊下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糾紛,幫助群眾花最小的精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曾石榴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對于人民調解工作,始終能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共化解人民調解案件283宗,涉及金額316.4萬元。多年來,其所在人民調解組織調解案件率保持100%,調解成功率達98%以上。對待社區矯正對象,曾石榴在依法依規實施管理的同時,制定一人一策的方式進行個別教育,耐心勸導其避免僥幸心理,遠離不良誘惑,并且利用專業知識幫助他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獲得社會救濟。曾石榴熱心對待工人勞務糾紛,公平公正處理,切實維護工人合法權益。
2023年,曾石榴獲評“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
⑧ 羅彩燕
羅彩燕,女,1985年3月生,紫金縣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
2020年6月25日早晨,紫金縣人民醫院上演了一場“生死速戰”。一名懷孕41周多的孕婦因不規則腹痛到該院產科就診,值班醫生檢查后發現胎兒心音明顯下降,胎兒命懸一線,情況十分緊急。臍帶是胎兒的生命之道,如果壓迫時間過長會危及胎兒生命,而最佳的搶救時間在7分鐘至8分鐘,必須馬上采取緊急措施。經初步診斷后,羅彩燕當機立斷,快速通知其他醫護人員緊急啟動臍帶脫垂搶救應急預案,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同時,她毫不猶豫地爬上病床,弓腰曲背跪在孕婦前方,用手托舉胎兒即將下墜的頭部,與醫護人員共同展開生死營救,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保衛戰就此打響。進入手術室后,羅彩燕必須配合手術醫生,一直托著胎兒頭部,直到手術順利完成。當時羅彩燕整個人鉆進手術室一層又一層的無菌巾下方,以一個弓腰曲背、極其難受的姿勢跪在手術床旁,只有一條腿露在外面,場面特別感人。當聽到嬰兒的第一聲哭叫,新生兒順利娩出產婦母子平安,所有人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此時從手術臺無菌巾下鉆出來的羅彩燕因為一直保持跪姿舉托胎頭,右手指都一直在顫抖、手臂都已麻木,全身已被汗水浸濕,但看到母兒平安,她覺得一切都很值得。羅彩燕用右手27分鐘的托舉,不僅托舉了一個新生兒的生命,而且守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
羅彩燕先后獲得“河源市崗位技術能手”“河源好人”稱號。
⑨ 劉天嬌
劉天嬌,男,1987年6月生,河源市國有坪山林場防火辦主任。
劉天嬌大學畢業后扎根深山,主動挑起了守護綠水青山、服務綠色發展的重任,足跡踏遍了轄區的每個角落,記錄著山情與林情的變化。13年來,他巡山總里程達7萬公里,摔跤受傷或遇上毒蛇、馬蜂等突發危險100多次……腿上至今還有多處巡山時被蛇咬傷和摔傷的疤痕。在他的守護下,坪山林場連續多年未發生森林火災,火情測報準確率達到100%。此外,劉天嬌組建“義務護林員”隊伍100多人,他積極參與編寫林場各類項目作業設計、實施方案、項目成果報告等13項,研究課題4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4項,公開發表論文5篇等,考取無人機操作證,為實現林區無人機巡航立體監管提供技術保障。他先后被聘為河源市農村科技特派員、龍川縣“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等。劉天嬌利用業余時間撰寫的《當好森林普法宣傳員》一文獲得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通報表彰。
劉天嬌先后獲得“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最美生態公益人物提名獎”“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提名獎”“河源好人”“廣東好人”等榮譽稱號。
⑩ 趙文朗
趙文朗,男,1945年10月生,和平縣禮士鎮梅壩村紅山村村民。
2000年,趙文朗55歲,妻子被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之后逐漸導致關節軟骨損壞,后發展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飲食起居都需要照顧,他每晚照顧妻子如廁就要耗費差不多3小時,而這樣一個行為,持續至今已20多年。2006年,與其大兒子離異多年的大兒媳患上尿毒癥,大兒媳的娘家人不愿為她出錢治病和照顧她,也不愿收留她,便將她送回到趙文朗家里。趙文朗看著無家可歸的病懨懨的前大兒媳,還是收留了身患重病的她,并到處借錢支付她的透析費用。
趙文朗以一個花甲老人的身軀硬扛著整個家庭,通過售賣農產品賺取些費用補貼家用。
作為兒子,趙文朗盡心盡力照顧、孝敬父母。在大家心目中,他是一名重孝道的人。
作為丈夫,他與妻子結婚后,相親相愛,相濡以沫,在妻子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時,對妻子不離不棄,幾十年如一日地無微不至照顧妻子。在大家心目中,他是一名盡責的好丈夫。
作為長輩,他以年邁的身軀擔負起撫育3個孫子的重擔,將3個孫子撫養成人。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