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檢察機關積極發揮能動檢察優勢
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
■本報記者 劉燁華
■通訊員 肖玲玲 鄧瑩瑩
軍人保家衛國,人民才能安享和平。我市檢察機關一直注重保護軍人、退役軍人及軍屬的合法權益,在開展涉軍人軍屬及退役軍人的司法救助工作、持續強化軍地協作、積極保護紅色資源等方面不斷貢獻檢察智慧。
開展司法救助
檢察溫度可觸可感
2022年11月23日,溫某的丈夫江某遭到同村村民故意殺害后死亡。2023年2月2日,龍川縣檢察院在接待來訪人阿東(系被害人江某的兒子)時,發現被害人江某一家可能需要國家司法救助的線索。
為進一步了解江某的家庭情況,2023年2月20日,承辦檢察官辦案組到被害人江某家中進行走訪調查。同日,申請人溫某以“我的丈夫江某在2022年11月23日遭到同村村民故意殺害后死亡,且未獲得嫌疑人及其家人的任何賠償,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為由,向龍川縣檢察院提交國家司法救助申請書。
經審查,救助申請人溫某與被害人江某是夫妻關系,共育有5名子女。其中,兒子阿道系退役軍人,服役年限為5年1個月。溫某為退役軍人軍屬,案發前居住在農村地區,無固定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其丈夫江某的退休金生活。2023年3月,溫某確診患有硬腭惡性腫瘤疾病,所需醫療費用較大,致使家庭生活雪上加霜。
2023年3月10日,龍川縣檢察院認為申請人溫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應當對其予以司法救助,決定救助申請人溫某2萬元。
重慶籍男子周某是退役軍人,他在河源務工期間和其他工友阻止一起故意傷害案時,被吳某用刀砍傷右手掌。2020年8月,源城區人民法院判處吳某賠償周某經濟損失31355.67元,但因吳某名下無可供執行財產,后終結執行程序。
周某受傷后勞動能力弱,只能打散工賺取生活費,欠醫院的住院費用也無能力清償,家庭經濟困難。
今年,周某以其在吳某故意傷害一案中遭受侵害致使輕傷,至今未能獲得侵害人的賠償,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為由,向源城區檢察院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源城區檢察院經調查核實,認為周某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并報請市檢察院開展聯合救助。
7月19日,市檢察院聯合源城區檢察院對申請人周某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其中源城區檢察院給予救助1萬元,市檢察院給予救助1萬元。
這兩起司法救助是我市檢察機關今年來對軍屬及退役軍人開展司法救助的典型案例,讓檢察溫度可觸可感。
保護紅色資源
捍衛英烈榮光
我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能動檢察優勢,全面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做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工作。自2021年開展“紅色革命資源保護”專項監督活動以來,共受理案件線索36件、立案34件、發出檢察建議25份,使烈士紀念設施得到有效保護,紅色基因得以廣泛傳承,英雄血脈得以更好賡續。
烈士紀念設施安葬著陣亡烈士的忠骨,是烈士們魂歸故里安息的場所。近年來,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檢察院與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對轄區內烈士紀念設施走訪摸排、實地勘查,發現各地零散烈士墓超過200座。后經我市檢察機關推動,這些零散烈士墓遷移至烈士陵園進行統一管理。
我市檢察機關還主動加強外部協作,建立健全協作機制,與廣州軍事檢察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河源軍分區會簽《關于建立軍地公益訴訟協作機制的意見》,與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共同制定《河源市縣級及以下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開展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專項行動,加大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及破壞英雄烈士紀念設施公益訴訟案件的協同辦理力度,全面提升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保護水平。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