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籃子”維權知多少?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菜市場、超市看著光鮮水靈的肉類、蔬果,買回家后卻發現變了樣,原來是受到黑科技“生鮮燈”的誤導。買東西時還會遇到商家缺斤短兩或者被套路夾帶私貨等情況。為此,我們請到了廣東達倫(河源)律師事務所的主任李彥紅律師,為我們講解這些現象背后的法律知識。
記者:如何看待生鮮市場上普遍使用的“生鮮燈”?
李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明確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痹凇吧r燈”的照射下,生鮮類往往顯得色澤格外紅潤鮮嫩,會誤導消費者的判斷,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明確規定:銷售生鮮類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
記者:如何看待市場上電子秤缺斤短兩的現象?
李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彪娮映尤苯锒虄墒沁`法之舉,若是涉案金額較大,還可能涉嫌詐騙。為加強市場秩序管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印發《關于開展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的通知》,決定自2023年7月12日組織開展電子計價秤市場秩序綜合整治。
記者:如何整治農貿市場種種亂象?
李律師:首先,經營者應當潔身自好,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其次,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監管工作,做到有效監管,如對經提醒告誡仍拒絕整改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理,并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最后,消費者發現市場亂象后,可以通過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12315熱線電話或網站等進行投訴舉報,必要時還可拿起法律武器主張損失賠償。(黃欣)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