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護航 助力成長
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社交、“飯圈”文化、娛樂追星等等,影響著未成年人的選擇和行動。心智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容易被誘惑,嚴重影響著自己的理性判斷,如將網絡暴力帶入現實、為違法犯罪的偶像“洗白”等等。為此,我們需要通過法治護航,引導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廣東達倫(河源)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彥紅律師對此進行了解讀。
記者:如何針對未成年人進行“網絡保護”?
李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門增設了《網絡保護》一章,明確部門的具體責任,規定國家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增加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所有網絡服務面向未成年人服務的功能限制等。并且,該法還細化監護人監護職責、強化各方對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的報告義務、加強對性侵和校園欺凌的治理。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學習貫徹“兩法”加強新時代少年審判工作座談會上明確表示,要堅決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從嚴把握緩刑、減刑、假釋,對性質惡劣、危害重大,該判處重刑乃至死刑的堅決依法嚴懲,絕不姑息。
記者:如何規范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現象?
李律師:針對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現象,除了引導未成年人進行良好價值觀的塑造、明辨是非,還需要加強規范違法失德的娛樂圈亂象。為此,中央宣傳部發布《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范市場秩序、壓實平臺責任、嚴格內容監管、強化行業管理、加強教育培訓等。另外,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稅收管理,明確規范文娛領域從業人員日常稅收管理、定期開展稅收風險分析、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和網絡主播的“雙隨機、一公開”稅收檢查、加強對基層稅務機關日常征管情況的監督檢查等。
我們要堅決抵制造星炒星、泛娛樂化,抵制流量至上、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加強青少年普法教育,強化負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所謂的追星,追的不是表面的光鮮亮麗,而是內心的精神富足;追的不只是熒屏上活躍的明星,更是那群需要支持的可愛的人:刀尖上行走的緝毒警察、烈火中前進的消防勇士、守護邊境的邊防軍人、黑暗中匍匐的無名英雄、實驗室鉆研的科研人員、山區跋涉的扶貧干部、大山里“播種”的支教老師……(黃欣)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