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紫城鎮150畝富硒水稻顆粒歸倉
“訂單式”種植打造富硒絲苗米品牌
○本報訊 記者 王亞嬌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記者近日從紫金縣“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獲悉,紫金縣紫城鎮的150畝富硒稻已完成收割,并通過包裝后銷往粵港澳大灣區。
記者了解到,紫城鎮富硒米項目試點種植位置在紫城鎮新莊村、龍鳴村,原本是撂荒的土地。今年初,在紫城鎮政府的全力推動下,紫城鎮富硒米項目以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為實施主體,以紫金縣九齡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戰略合作方,開展土壤改良及有機富硒大米種植,讓撂荒地煥發出新生機。其間,紫城鎮還邀請廣東恒懋生物農業科技公司為土壤改良技術指導機構、河源市勤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生產托管方,以富鎮強村為導向,以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為目標,以解決撂荒地復耕復種問題為切入口,積極探索創新耕地保護和管理模式。
“公司通過‘訂單式’種植,先按照畝產500公斤的產量支付30%的費用,然后再按照12元/公斤的價格進行回收。”紫金縣九齡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賀瑞芬說,今年收購的富硒米大部分已進行包裝,銷往廣州、深圳等城市。該公司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模式參與到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好產業帶動好就業,助推好發展。今年上半年,通過富硒米種植,新莊村和龍鳴村的集體經濟共增收10萬元,并帶動當地20余名農民實現務工增收。
“希望借助鄉賢的力量帶動家鄉的發展。”紫金縣紫城鎮相關負責人說,紫城鎮富硒米項目的試點種植,推動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將土地資源進行整合,有序推進閑置土地資源向村集體流轉。同時,通過實施土壤改良及富硒大米種植,鎮上還組建了勞務服務隊,讓農村閑散勞動力資源集中起來,充分盤活了村級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拓寬了村級增收渠道,提升了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接下來,紫城鎮將結合本地實際,擴大富硒米項目種植,全力打造本土富硒絲苗米品牌,讓農民增收,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