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嚴查就是保護 規范才能安全

我市持續開展“摩電”專項整治行動

2024-05-09 09:52:37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交警提醒駕駛人要規范佩戴頭盔

1245c1b8bfef86a931af9e58954e2e54_hyrbs0509002_004_02_s.jpg

■交警核查摩托車駕駛人證件

“一碰就傷,一撞就散。”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下稱“摩電”)是典型的“肉包鐵”交通工具,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駕駛人傷亡概率較高。然而,不少“摩電”駕駛人卻“知險犯險”,有時會出現不戴頭盔、超速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嚴重威脅自身及他人的交通出行安全。

為進一步規范我市“摩電”交通秩序,連日來,河源公安交警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規范摩電 守護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嚴查酒駕醉駕、超員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從根源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現象 “摩電”交通違法層出不窮

前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部分主干道蹲點觀察“摩電”交通違法情況。在中山大道交興源路路段,每分鐘約有15輛“摩電”經過,其中近四成駕駛人未戴頭盔;在越王大道交永康大道路段,部分電動自行車占用快車道緩緩前行,嚴重影響汽車行駛,少數電動自行車還出現“一車三人”的超員交通違法行為;在河源大道北交沿江路路段,有“摩電”駕駛人在主干道隨意停車占道,有個別老年人騎車逆行,還有少數電動自行車掛著“假牌”出行。

對于各類“摩電”交通違法行為,駕駛人也給出不同的“理由”。市民楊先生駕齡14年,騎車仍存在僥幸心理,“距離近,就不戴頭盔,一般沒事的。”因開車速度快,市民陳先生被朋友笑稱為“老司機”,“看到路面沒人就開快點。”

分析  8種違法行為易引發交通事故

2023年7月,紫金縣紫城鎮一男子醉酒、無證駕駛摩托車,撞上對向行駛的小轎車,導致兩車受損,自己受傷。

2023年12月,河源一女子在駕駛電動摩托車時,因后排乘客不規范乘坐導致車輛失衡,雙雙摔地。同時,啟動狀態的摩托車由于慣性橫過馬路,撞向幾十米開外的小汽車,造成汽車損壞、駕駛人受傷。

諸如上述類型的交通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究其根本是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河源公安交管部門分析,今年1月—4月,未按規定讓行、違反交通信號、無證駕駛、酒駕醉駕、違法變更車道、超速行駛、逆行、未與同車道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等8種交通違法行為,是“摩電”一般道路交通事故量大和死亡人數較多的事故原因。其中,未按規定讓行的事故占比最高。從“摩電”事故致死原因來看,顱腦損傷占“摩電”事故死亡總人數的74.1%。

行動  專項整治持續至年底

“這次對你進行教育,以后騎車記得戴頭盔。”昨日11時,在市區建設大道交紅星東路路口,交警將一名未戴頭盔的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攔下。根據首違免罰規定,交警對駕駛人予以交通安全教育。

這是河源公安交警部門開展“規范摩電 守護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的現場。連日來,交警部門在市區車流量大、多路口交會處開展“摩電”專項整治行動,采用定點檢查和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不戴安全頭盔、無證駕駛、無牌假牌套牌、闖紅燈、逆向行駛等存在交通違法行為的“摩電”進行查處,做到發現一起、糾正一起、教育一起、處罰一起。

據了解,專項整治行動將持續至12月底,主要以規范“摩電”牌證管理為切入點,集中清理一批無牌、報廢摩托車及不符合國標的電動自行車;集中查處涉“摩電”突出交通違法行為;集中補辦注冊登記一批“摩電”車輛,對有合格證、有發票等符合上牌條件的無牌摩托車、電動車做到“應上盡上”,進一步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

嚴查就是保護,規范才能安全。河源公安交警部門表示,接下來將持續開展“摩電”專項整治行動,嚴查“摩電”無證駕駛、不戴安全頭盔、超員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希望廣大“摩電”駕駛人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辦好牌證,買好保險,最大限度確保自身及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提醒  可掌上辦理電動自行車牌證

“怎么申領牌證?”“去哪里買保險?”部分駕駛人不清楚如何申領牌證、買保險等事宜,河源公安交警部門對此作出相關提醒。

辦理電動自行車牌證,市民群眾可進入“廣東電動自行車牌證申領”小程序進行申領,按照提示操作“上牌登記城市”“服務事項”等選項,實現“掌上辦理,郵寄到家”,無需來回跑。同時,小程序還提供自愿購買電動自行車保險服務、電動自行車CCC認證信息在線核驗功能,市民群眾購車前可通過小程序在線查詢核驗,驗證電動自行車是否符合新標準,還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小程序自主投保。

此外,河源公安交警部門提醒,駕駛人佩戴的頭盔雖然外形差不多,但質量卻良莠不齊,廣大駕駛人在選購頭盔時務必擦亮雙眼,認準產品合格證上的CCC認證標志。頭盔使用不要超過3年,只要承受過撞擊,即使外殼沒變形,也不能繼續使用,更不要將工地上用的安全帽當作安全頭盔佩戴。

■本報記者 林梓楷 通訊員 羅莉娟

    上一篇:五一假期全市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