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斷推進油茶保險普及
油茶“上保險” 增收少風險
□本報記者 陳星
進入六月,我市各地的油茶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放眼望去,一株株油茶樹染綠了山坡,新結的鮮果更是令人喜愛。作為廣東省最大的油茶產區及重點發展區,河源擁有1500年的油茶種植歷史,目前油茶種植已覆蓋全市所有縣區。
近年來,我市油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油茶產業正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邁進。油茶保險作為促進油茶產業發展的有力工具,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了解,油茶保險在2022年至2023年是地方特色險種,保險費由省級財政和農戶共同承擔。今年起,油茶保險被納入政策性森林保險范圍,省、市、縣三級財政補貼共60%,農戶負擔40%。
及時理賠保障農戶利益
油茶保險不僅為農戶提供了風險保障,更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去年10月,受暴雨惡劣天氣的影響,龍川縣田心鎮甘陂畬族村油茶種植戶藍云添的油茶鮮果產量大幅減少。幸運的是,她于去年3月在中華財險河源中支購買了“地方特色油茶保險”,自繳保費0.77萬元,其他保費由財政補貼,補貼占全部保費五成以上。
在接到報案后,中華財險河源中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查勘、定損工作。在確定受災面積為30畝后,該公司開通了理賠綠色通道,以“快、簡、暖”的理賠服務及時地向農戶支付了賠款1.56萬元。
“幸好購買了油茶保險,不至于虧本。”藍云添感慨道。這次的保險理賠,不僅讓藍云添深刻體會到了油茶保險的重要性,為其他種植戶樹立了信心,也彰顯了中華財險河源中支在保障農戶利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相較于傳統種植保險,油茶保險作為廣東省地方特色險種之一,其保險責任更加寬泛。“油茶保險不僅保障油茶樹體,也保障油茶鮮果,尤其新增加保障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等導致的油茶鮮果減產損失,有效提高油茶產業抗風險能力,解決了油茶經營者的后顧之憂。”中華財險河源中支副總經理鐘亮介紹說。
全市承保面積達8.3萬畝
油茶作為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然而,受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等多種影響,油茶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風險。為了降低這些風險,保障農戶的收益穩定,在2022年被納入油茶保險試點后,我市制定了《河源市保險工作方案(試行)》,第一時間為油茶種植戶量身定制“油茶樹體”和“油茶鮮果”保險工作方案,為油茶產業保駕護航。
通過大力發動油茶經營主體參保,我市油茶保險承保面積不斷擴大,讓廣大油茶種植企業及農戶吃下“定心丸”。據統計,去年,我市油茶種植面積共98.9萬畝,油茶保險承保戶數達到50戶,理賠戶數34戶,承保面積8.3萬畝,理賠面積8552.8畝,保險賠付資金318.89萬元。
“油茶保險能夠有效分散和化解油茶生產風險,為農戶提供基本保障,促進油茶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市油茶行業協會會長張金輝表示,目前我市只有保險意識比較強的部分油茶企業和農戶投保了油茶保險,從上年情況來看,企業對保險公司的理賠速度和理賠金額是滿意和肯定的。該協會也將繼續深入推廣油茶保險,加大對油茶保險的宣傳和普及,爭取將油茶保險覆蓋到全市油茶種植戶。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加大油茶保險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油茶生產經營主體參加油茶保險。同時,將進一步落實保費補貼政策,減輕農戶負擔,提高參保積極性,為我市油茶種植戶提供風險保障,助力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