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閑置到繁華
——東埔街道的“地攤經濟”升級之路
今年以來,源城區東埔街道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緊緊圍繞市委、區委關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部署要求,通過整合閑置資源、做旺特色經濟、打造富美鄉村,走出了一條資產經營型、合作共贏型、產業振興型的村集體經濟發展之路。
做旺特色經濟
實現合作共贏
走進東埔夜市,燒烤、茶飲、小吃等美食各具特色,攤主們邊烹飪美食,邊吆喝著招待顧客,食客們穿梭于各個攤位之間進行點菜、品嘗美食,一幅生動的市井生活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該街道通過引入地方特色小吃和網紅美食,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來品嘗。夜市的繁榮不僅帶動了當地餐飲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夜間經濟的繁榮。
東埔街道通過發展“夜經濟”帶旺村集體經濟,將村民閑置地、村集體土地、征收儲備用地等6000余平方米用地集約流轉給市場經營主體,以“集體+企業+個體”形式打造東埔夜市,創新實施“臨時擺賣亮牌承諾制度”,擦亮了網紅美食街名片。自該項目運營以來,已吸引216戶商家入駐,解決就業崗位350余個,超20萬人次“打卡”消費,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3萬元以上,帶動村民增收68萬元。
整合閑置資源
激活發展新動能
東埔街道通過制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村一策”方案,立足“盤活存量、做足增量”,采取物業經營、資源發包、政策扶持等三種模式,變資源基礎為經濟優勢,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該街道轄區內的高塘村通過出租門店增加村集體收入,同時盤活生產生活留用地,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東埔村開展生產生活留用地招商,以土地股份制合作模式,攜手本地龍頭家具企業共建家具城項目;太陽升村則以物業經營為突破口,巧妙整合閑置資源,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富美鄉村
實現產業振興
在打造富美鄉村方面,東埔街道堅持農旅融合,以產業振興為引領,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高塘村“一村一品”食用菌(茶樹菇)發展項目穩步發展,帶動100多戶農戶年均增收6000余元;大力發展文旅項目,連片流轉120畝連片撂荒耕地,采取“黨組織+龍頭企業+農戶”的運營模式,實施聯農帶農機制,發展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生態采摘方向融合的特色鄉村旅游產業,每年村集體收入達12萬元;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開發近郊農家樂、采摘園30余畝,共吸引客流量2萬余人,創收達70萬元,產業振興效果顯著。
接下來,東埔街道將繼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東埔村村企合作、高塘村影視動漫創意產業園、太陽升村楚韻研學農旅基地等項目為抓手,逐步實現培產業、上項目、促發展,推動村集體經濟邁上新臺階。
(本報記者 朱惠思 通訊員 劉曉云 陳秋婷)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