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東埔街道人大工委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
代表沉下去 履職活起來
■“鄉村助農服務”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凌衍紅(右)指導村民徐捍堡種植靈芝。本報記者 梁驅遠 攝
■本報記者 梁驅遠 通訊員 鄒菡萏
“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也是增進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當前,源城區東埔街道人大工委以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始終把服務群眾、改善民生作為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著力推動解決突出民生問題,讓群眾真正成為“百千萬工程”的受益者。
找準癥結勤協商
解決出行憂心事
一直以來,源城區東埔街道高塘村村民飽受出行難的困擾。20多年前,長深高速的建設使得高塘村一分為二,K3490+137涵洞成為該村坪山小組唯一的進村道路。該涵洞不僅限高,且地勢低洼常年積水,群眾出行十分不便。
“我們村子有200多戶人家,平日里大家都會種些葡萄、茶樹菇、靈芝等農副產品,但受限于涵洞損壞嚴重且限高,農副產品運輸困難,游客也不方便進來游玩,村子發展受限制的同時,村民出行也受到了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向人大代表如實反映了這一情況。”村民高映軍說。在收到村民反映后,源城區東埔街道轄區人大代表十分重視該問題,多次到村里實地調研了解情況,與村民一起探討解決的方法。
為了更好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源城區人大常委會、源城區東埔街道人大工委及東埔街道轄區的人大代表多次跟市、源城區交通運輸局及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溝通協調,并以去年高塘高速公路擴建為契機,促成了從高塘村坪山小組高速公路涵洞至白嶺頭村道路的動工。
“高速公路施工的時候,我們一直都在爭取新增建一條進村道路,其間我們人大代表跟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密切對接,做了大量工作,最終達成共識,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同意為村民修建一條新的道路。”源城區人大代表徐國良表示,目前從高塘村坪山小組高速公路涵洞至白嶺頭村道路正在加快施工中,待后續完成硬底化等各項工程后,便可正式投入使用,將極大改善當地居民交通出行環境,讓村民再也不用為出行犯愁。
發揮代表專業特長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為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個人特長,讓專業代表發揮專業優勢,源城區先后成立了5個不同行業領域的人大代表聯絡站,通過“專業活動”破解“專業問題”,讓“專業代表”發揮“特色優勢”。
作為“鄉村助農服務”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凌衍紅不僅通過自己的菌類基地解決了鄰近幾個村的閑置人員和殘疾人就業,還時常組織技術培訓,向周邊有意向的村民傳授食用菌及靈芝種植技術,并無償贈送菌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凌衍紅介紹,目前菌類基地已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食用菌300多畝,帶動每戶農戶增收5800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源城區東埔街道高塘村村民徐捍堡是最近回村創業的人員之一。看準靈芝種植的價值,他下定決心回到村里向土地“刨金”。在凌衍紅的幫助指導下,目前徐捍堡的靈芝種植基地已頗具規模。“‘鄉村助農服務’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經常組織靈芝種植和茶樹菇種植技術現場培訓會,我們不僅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更開闊了視野和產業發展思路。”談到人大代表對村民的幫助,徐捍堡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民有所需,我有所為。源城區東埔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何碧凡表示,接下來將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強化代表聯系群眾機制,著力提升代表履職能力,以“百千萬工程”、綠美源城生態建設為抓手,積極組織市、源城區兩級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專題視察,建立“全鏈條閉環式”的建議督辦機制,確保每一條建議都能得到有效處理和實施,助力源城高質量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