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登革熱病例增至12例
2024-10-16 09:35:59
來源:河源日報
■工作人員在進行滅蚊本報記者 歐陽柳 攝
○本報訊 記者 朱曉穎 昨日,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信息,10月7日—13日,全市報告新增12例登革熱病例,較前一周(8例)增加4例,無重癥病例、死亡病例報告。
這12例均為省內輸入病例,分布在源城區4例、東源縣3例、連平縣2例、江東新區2例、和平縣1例,另有2例曾到訪我市并由我市報告的登革熱病例(現住址在外地),均分布在紫金縣。
當前正處于登革熱流行季,隨著蚊媒密度逐漸攀升,因輸入病例導致本地感染病例的風險持續增大。“登革熱患者在發病前一天至第五天為病毒血癥期,伊蚊叮咬患者后,病毒會在蚊體內大量增殖,8—10天后可傳給其他人,且該蚊子將終身攜帶病毒,如果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健康的人后,人將在感染病毒后的1—14天發病,所以,病毒就能夠反復傳播。”市疾控中心應急傳防所負責人高淑萍介紹。登革熱是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目前并無特異治療方法。
高淑萍提醒,在預防登革熱時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防蚊滅蚊。廣大市民群眾要及時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圍各類無用積水,消滅蚊蟲孳生場所,降低蚊媒密度及蚊子叮咬病例的概率,減少攜帶病毒的蚊子,以防止新病例出現。一旦發現有突發高熱、劇烈頭痛、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有無登革熱高發地旅居史,以便早期診斷治療。
目前,我市采取政府主導、多部門聯防聯控,按“早、小、嚴、實”原則,及時開展了病例管理、病例搜索、蚊媒監測、疫情監測、蚊媒控制、健康宣教等措施,并緊密結合河源市登革熱疫情的最新態勢,科學部署下一階段防控工作與愛國衛生運動的重點任務,確保各項防控措施精準高效、落實到位。
上一篇:“茶”上致富的翅膀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