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我市線上線下齊發力
全市攬投包裹2366萬件
■近日,在河源市萬綠尚品農產品有限公司直播間,主播正在介紹小魚干產品等河源名優土特產。
■文/圖:本報記者 肖斌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如期而至,消費者開啟“買買買”模式,我市各大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實體店等線上線下齊發力,全力釋放消費潛能。
據市郵政管理局數據統計,全市快遞業務量在“雙十一”期間(10月18日—11月11日),共攬投快遞包裹2366.93萬件,其中攬收快件500.49萬件,同比增長19.74%;投遞快件1866.44萬件,同比增長20.59%,預計快遞量高峰將會持續到11月底。
快遞企業線下忙不停
昨日,在中國郵政河源網路運營中心,一輛輛快遞物流車抵達卸貨,成千上萬的包裹從車上卸下后直接送上自動分揀線的傳輸帶,按照目的地精準抵達對應站點口。“為應對‘雙十一’快遞業務旺季,提高快遞寄遞效率和保障送達時效,我們增派了大量人手和車輛。”該中心相關負責人楊華如說,11月1日至11日期間,共處理快遞量145萬件,同比增長36%。日均投遞量達到10.36萬件,峰值高達12萬件。
當天,在東源縣仙塘鎮鹽東物流園申通快遞集散中心,同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10月23日當天快遞寄遞量4萬件左右,較平時增長了50%左右,略高于我們的預期。”申通快遞河源分公司集散中心經理黃彬祥透露,今年“雙十一”分三波大促,第一波高峰在10月下旬出現,第二波高峰是11月1日左右,現在是該中心快遞業務量第三波高峰。與去年同期相比,業務量大幅增長30%。
“今年‘雙十一’快遞業務旺季總體延續了過去幾年業務量快速增長的態勢,整體平穩有序。”據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應對今年的“雙十一”,市郵政管理局提前做好旺季業務量研判,組織快遞公司加強人員、場地、車輛、處理設備等服務能力儲備。同時,發揮“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核心機制作用,重點抓好前端統籌、末端服務等工作,指導快遞公司合理增加投遞運力,保障旺季期間快遞服務質量。
我市農特產品線上走俏
“五、四、三、二、一,上鏈接!”近日,位于紫金縣義容鎮的億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直播間燈火通明,主播正對著鏡頭吆喝當地的茶、米粉、番薯粉、辣椒醬等各種農特產品和玩具制品,并不時對屏幕上的問題進行解答,吸引消費者下單。據介紹,該公司是當地的富民工坊企業,有效帶動了農村剩余勞動力、低收入人群在家門口就業。
“‘雙十一’自帶大流量,整體銷售情況肯定要比平時好很多。因為前期籌備充分,今年‘雙十一’我們是忙而有序、發貨及時。‘雙十一’大促活動以來,發出了將近60萬個包裹,實現了銷售額近200萬元,其中紫金的農特產品特別好賣。”億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善強介紹,“雙十一”是一年當中最忙碌的電商大促活動,該公司在9月就開始籌備活動了。
在河源市萬綠尚品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工廠端倉庫內,幾臺電子面單打印機不停“吐”出新的訂單,發貨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裝車發貨。該公司運營負責人楊尚霖表示,米粉、糧油、絲苗米、魚干、特產手信等名優土特產訂單量直線上升,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青睞,業務量是平時的2.24倍。
此外,龍川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公共服務中心緊抓電商促銷黃金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促銷活動。“我們的糧油、絲苗米、特產手信大禮包、魚干等特別好賣,自‘雙十一’熱銷活動開展以來,已銷售1.32萬單、交易額24.77萬元。”龍川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邱思明說,該中心的電商企業通過直播帶貨、達人同城帶貨等方式推銷我市的農特產品,效果尤為明顯。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