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業”牽動“大民生”
源城打造三級物業服務糾紛化解機制
■本報記者 劉燁華 通訊員 陳碧霞
物業糾紛“案小事不小”,關系著人民群眾對生活品質提升的實際需求。近年來,源城區法院充分發揮法院在物業糾紛源頭預防化解中的參與、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聯合區住建局及物業行業協會打造三級物業服務糾紛化解機制,努力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在“前端”,推進物業糾紛實質化解,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
2023年6月,源城區某小區業主王先生發現自家主臥天花板出現漏水情況。關于漏水原因,王先生與樓上李先生各執一詞,王先生認為是樓上漏水,李先生認為是樓房外墻滲水。此后在長達近半年時間里,王先生多次與李先生、物業公司溝通要求及時解決漏水問題,但一直未完全解決,導致王先生家里的天花板滴水并引起衣柜發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王先生便起訴至源城區法院。法院收到案件材料后,根據案情,認為符合開展訴前調解的條件。經征詢當事人意愿,將該案轉入訴前調解程序,由調解員進行調解。
源城區法院物業糾紛調解員李亮華認為,糾紛事雖小,但處理不當容易讓“小問題”升級為“大矛盾”,在與當事人雙方溝通過程中,他從鄰里和睦相處的角度出發,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并對雙方耐心細致地做調解工作。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第一時間到王先生所住小區進行實地查看并邀請專業維修師傅排查漏水原因,經確認漏水原因是王先生家樓上住戶衛生間漏水引起后,調解員決定采取面對面方式開展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樓上業主李先生在約定期限內對漏水的衛生間重新做好防水措施,并對王先生損壞的衣柜作出合理賠償。
物業矛盾糾紛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近年來,源城區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探索物業糾紛多元化解模式。今年1月—10月,成功訴前調解物業糾紛477件,同比增長10%,三級物業服務糾紛化解機制成效初現。
源城區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庭長歐麗群表示,針對易發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源城區法院聯合住建部門構建三級物業服務糾紛化解機制,形成“物業服務企業自行調解、物業服務行業協會行業調解、人民法院示范性裁判解決糾紛”三級聯動機制,共同推動物業行業治理水平提升。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