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
謀劃及儲備東江水環境保護重點項目、推動碳普惠制發展、探索推行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
2024-11-29 10:32:26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廖司弦 昨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我市不斷發揮生態資源優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踐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河源特色的“兩山”價值轉化路徑。
多年來,我市依托優質水資源,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培育發展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萬綠湖優質水利用項目入選省水經濟十大試點之一。同時,謀劃及儲備東江水環境保護重點項目,加強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監管,使其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樹立省內生態保護補償示范和標桿。2020年以來,共獲東江流域省內生態環境保護補償、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激勵資金8.08億元。
我市林業碳匯資源豐富,為了發揮其優勢,近年來,我市積極推動碳普惠制發展,將林業碳匯碳普惠作為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動生態資源轉變為經濟優勢的有效途徑,探索“生態+”“林業+”“碳匯+”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目前,我市已通過省級備案4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7個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其中,連平縣6個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通過碳交易實現經濟價值約57.66萬元。
近年來,我市努力發掘生態資源優勢,探索生態顏值與經濟價值“雙向奔赴”新模式,指導連平邁出謀劃實施EOD(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項目第一步,破解生態環境治理資金不足難題,預計獲6億元政策性貸款,推動生態產業更興旺。
上一篇:延伸油茶產業綠美價值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