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蓄勢“謀飛”
——河源低空經濟發展觀察
■1月20日,東源縣舉辦低空經濟產業對接交流會,與會人員進行實地交流。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今年初,東源縣與多家低空經濟領域頭部企業簽約,探索打造低空文旅等多種業態;東源縣柳城鎮萬畝稻田上,由無人機集群完成春播、變量施肥、噴藥等作業;源城區產業園區內,企業開辟無人機智能生產線,該區還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園……
發展低空經濟,河源蓄勢“謀飛”。作為一種新興的綜合性經濟形態,河源各地圍繞低空經濟有何謀劃布局?記者梳理今年以來各地動態并通過實地走訪發現,河源正通過整合航空、旅游、康養、智慧農業等新質生產力要素,以探索構建“低空+文旅+農業”的產業生態圈為切入點,拓展產業新藍海、發展新賽道。
?起勢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越來越廣
所謂“低空”,是指在距離地面較近的垂直范圍100米—1000米,最高延伸不超過3000米的飛行空域,它跟土地資源、海洋資源一樣,也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將其有效利用好是發展低空經濟的前提。至于低空經濟,則是指低空空域內,以民用有人或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并輻射多種產業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以前都是在地面上看風景,這次體驗了低空觀光,感覺完全不一樣!”近日,深圳游客李先生在河源春沐源小鎮體驗直升機觀光后興奮地說。
春沐源小鎮位于源城區,背靠大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景區推出的低空觀光項目,使用專業觀光直升機,飛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讓游客領略低空飛行的樂趣。
這是河源低空經濟發展與場景應用的一個片斷。除了“低空經濟+文旅”業態以外,以無人機為載體的行業應用與拓展正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效益。如供電系統,智慧無人機巡檢線路在我市已成為常態;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等各領域,利用無人機進行土地測繪、環境監測、交通監管等愈加普遍。
田野上的低空經濟也讓人眼前一亮:在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萬綠智慧農場,變量施肥無人機、噴藥無人機等作業吸引眼球。
“得益于農業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開展無人機飛防農業托管服務成為我們的主要業務之一。”萬綠智慧農場飛防隊負責人黃志東說,“我們無人機飛防業務覆蓋全市所有縣區,全市幾十家200畝以上農作物種植大戶與我們有業務合作。”
?謀飛 多地在謀劃低空經濟
低空經濟及其相關產業涉及非常寬泛的產業鏈,比如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制造、低空運營綜合服務及低空飛行保障等多個產業,僅拿飛行器來說,就分直升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無人機等多個細分領域。
業內普遍將2024年稱為國內“低空經濟元年”。2024年1月1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填補了國內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法規的空白。同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國內絕大多數省級行政單位都在去年出臺了低空經濟支持政策。去年5月,《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印發。去年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低空經濟發展司,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
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這是低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積極拓展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新藍海,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和新興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
從各縣區來看,今年多地提及謀劃發展低空經濟。源城提出,大力實施“創場景”行動,強化應用場景的牽引作用,重點發展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力爭今年新興產業發展取得實質性成效;東源提出,探索布局低空經濟,打造特色低空產業;龍川提出,加快引進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不斷塑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河源國家高新區提出,培育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低空經濟、物聯網等新業態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東源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探索布局已率先邁出一步。今年1月20日,東源縣舉辦2025年低空經濟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暨產業對接交流會,東源縣政府與鵬有(深圳)飛行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低空經濟戰略合作協議,鵬有(深圳)飛行科技有限公司、東源縣國投集團分別與14家低空經濟領域頭部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項目涵蓋低空政務服務、低空文旅業態、智能集群無人機產業、空中出行、低空物流等多個低空經濟核心領域。其中,鵬有(深圳)飛行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推動建設萬綠湖低空星艦基地,利用萬綠湖優美的自然生態風光,打造特色低空文旅業態,合作開發低空文旅線路,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文旅體驗。
“我們會與東源縣共同推動低空經濟多場景落戶河源,例如低空飛行項目、低空物流、低空巡檢、無人機編隊表演、低空應急救援、低空培訓等場景。”鵬有(深圳)飛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震有科技低空總裁曹躍表示。
今年1月,源城區對外發布了項目備案公告,擬由河源市源城區共享投資有限公司投資6億元打造源城區低空經濟產業園,未來計劃引進無人機研發制造、低空物流等產業鏈企業。
?熱議 結合優勢搶灘發展新藍海
今年市兩會上,低空經濟成為與會代表、委員熱議的“高頻詞”。
市政協常委、民建河源市基層委員會主委李添鴻帶來了《關于布局新賽道、下好先手棋 搶抓低空經濟產業風口的提案》。他認為,我市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具有地理區位、文旅資源、產業發展等突出優勢,在低空旅游、農業生產、應急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應用前景廣闊。
市政協委員王志皓認為,我市具備大力發展低空經濟的基礎條件,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并結合市場需求找準切入點,推動低空經濟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盡管前景廣闊,但當前低空經濟整體正處于“滑翔起勢”的“謀飛”階段,發展仍面臨不少現實難題。市政協委員張源指出:“面對空域審批程序復雜等問題,可能需要省級層面統籌協調。”此外,高端技術人才較為短缺、相關中小型企業融資問題等制約產業發展。
河源如何搶抓低空經濟產業風口?李添鴻提出具體建議:加強組織領導與科學規劃,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密切相關部門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專項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通用機場和低空經濟產業園區建設;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大資金投入與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推動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拓展“低空經濟+”特色應用場景開發,形成多產業協同發展良好格局。
河源市航拍協會負責人陳仕平建議,廣東省提出“構建低空智聯網”,我市可借勢申報低空經濟試點,爭取空域開放先行先試。同時,完善法規標準與安全監管體系,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文:本報記者 雷宇爍 黃世軍 范建國 劉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