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供銷系統打造“三張網”服務“百千萬工程”
推動糧食全產業鏈發展
■近日,在和平縣彭寨鎮土厘村的田間地頭,無人機、自動插秧機等助力春耕生產。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本報記者 肖斌 通訊員 周維
近日,在和平縣彭寨鎮土厘村的田間地頭,一臺臺無人機和自動插秧機來回穿梭,助力春耕生產。
這是我市織密農資農技服務網、助推農業產業現代化的縮影。近年來,我市在上游第一產業,積極布局“耕、種、管、收、售”等農業生產全程、綜合配套、運行高效的供銷公共型農資農技服務網,在東源、和平、龍川、紫金、連平建成5個農產品綜合服務站,提供“生產、供銷、信用”公共型社會化服務。據統計,去年以來,全市各縣域農服公司累計完成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16.07萬畝次,其中撂荒耕地托管服務面積2.7萬畝次。
在中游第二產業,我市著力構建覆蓋全市特色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的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網,突出補齊農產品冷鏈短板,致力解決農產品的保鮮問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結合我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的工作部署,積極推動河源市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目前,東源、紫金、和平冷鏈物流產業園已投入運營,龍川縣冷鏈物流產業園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設。
在下游第三產業,我市著力構建直接連接田間與餐桌、全程標準化、可溯源的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網,以“上下貫通、產銷對接、聯農帶農”為目標,讓農戶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目前,和平縣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服務中心為15所學校食堂提供放心食材,服務師生2萬余人。源城配送中心重點開展市區機關單位、學校食堂食材配送,目前服務19家單位。河源粵供優選供應鏈有限公司整合發掘河源本地特色優勢農產品,聚焦河源區域及周邊城市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業務,提供農產品供應鏈全鏈條服務,從銷售端推動供應鏈各環節各要素融合發展。
同時,全市供銷系統著力推進“社村”(供銷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助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去年8月,和平縣成為我省首批12個“社村”合作試點縣之一,通過組建“社村”聯合會及縣域運營公司,依托和平供銷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絲苗米、獼猴桃等糧食和特色優勢農產品提供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積極探索與村集體、基層社、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多形式合作,做大做強縣域農業特色產業。目前,和平縣“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主產糧村選定優勝鎮新聯村、大壩鎮湯湖村等8個村作為首批試點村。
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供銷系統將打造農資農技服務網、冷鏈物流骨干網、農產品直供配送網“三張網”,以省級“社村”合作試點為抓手,全面推廣“訂單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在糧食全產業鏈建設、農資農技、倉儲物流、校園放心食材配送等方面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聯農帶農促農增收,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