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首屆魚燈夜游活動圓滿落幕
槎城夜游賞魚燈 點燃文旅新活力
■市民、游客參加“千人魚燈游”,觀看特色互動表演。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訊 記者 陳星 5月2日、3日晚,我市舉辦了“江湖漁火 太平夜市”河源首屆魚燈夜游活動。此次活動結合非遺代表性項目,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民俗表演和文旅項目,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觀賞和體驗,為河源的文旅產業注入了新活力。
活動期間,客家山歌、薩克斯、非洲鼓等各類精彩文藝節目輪番上演,非遺經典小吃、魚燈制作等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展示,讓市民和游客近距離體驗非遺的魅力。“有很多小朋友喜歡我們的扎染玩偶。”在南園古法植物染的攤位前,攤主正在向游客介紹扎染產品。她表示,此次活動是宣傳扎染非常好的平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河源的扎染技藝。
值得一提的是,“千魚共舞·槎江光影秀”將魚燈、漁火、江水巧妙融合,再配合山歌對唱、千人魚燈游等民俗表演,展現出了河源獨特的客家風情。“新豐江兩岸的千人魚燈游很漂亮,也很震撼;太平古街的夜市也很熱鬧,各種吃的喝的都有,玩得很開心。”游客陳女士表示,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可以感受到河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對文旅項目的創新。
魚燈夜游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拉動了河源的文旅消費,激發了城市文旅活力。太平古街和翔豐商業廣場周邊的餐飲、購物等消費場所的消費額明顯增長;源城手信、河源手信等本地特色產品受到游客青睞;非遺經典小吃街更是人頭攢動,市民、游客在觀賞非遺代表性項目表演的同時,還可以品嘗到各類非遺經典小吃。據統計,活動首日吸引了超5萬人次的市民和游客前來游玩,拉動了河源的旅游消費。
此次活動還受到了央視、《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國家、省、市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各大媒體通過圖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對活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報道,展示了活動現場的盛況、游客的互動體驗及非遺的獨特魅力,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為河源的文旅發展增添了動力。
此次魚燈夜游活動通過創新文旅消費場景,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與夜經濟的有機結合,以非遺展示、生態美學與城市IP的立體化建構,融合魚燈、客家文化、水生態資源等元素,匠心打造了“魚燈夜游”城市文旅IP,展示出河源獨特的自然風光與文化底蘊,豐富了市民及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五一假期文旅消費,進一步提升了河源的美譽度、知名度,推動農文旅體商融合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