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供電局:3座牽引站率先投運,“全國最好2021”電網建設項目順利建成
弘揚“昆柳龍精神” 點燃發展新引擎
■牽引變電站
■500KV梅蓄接入系統工程現場
■贛深高鐵沿線共有8座220千伏牽引變電站
■群策群力,解決項目施工問題。
■工作人員架線接電
■河源220千伏贛深鐵路龍川西牽引站接入系統工程現場
核心提示
去年12月27日,南方電網公司提前半年實現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工程技術創造了19項世界第一。工程建設歷經三年奮戰、不斷攻堅克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譜寫了新時代電力工程建設的壯闊新篇,鍛造出“胸懷大局、迎難而上、自立自強、勇攀高峰”的“昆柳龍精神”。
“昆柳龍精神”是南方電網公司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激勵河源供電人奮發向上、投身河源經濟社會建設的不竭動力。今年7月以來,贛深高鐵河源境內3座高鐵牽引站在全線率先投產,紫金蘇區(梅蓄)500千伏開關站順利建成……一系列工程投產的背后,是河源供電局全體建設者深入學習、大力弘揚“昆柳龍精神”的生動寫照。當前,河源供電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揚姿態,投身電力事業發展建設,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廣東電網公司“決戰決勝全國最好2021”貢獻河源力量。
戰斗堡壘帶頭破局
河源境內3座牽引站率先投運
近期以來,贛深高鐵全線開始進入聯調聯試,標志贛深高鐵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高鐵聯調聯試,離不開電力的支撐和保障。今年7月19日,河源北牽引站送電成功,成為贛深高鐵沿線首座竣工投運的高鐵牽引站。
河源220千伏贛深鐵路河源北接入系統工程是贛深高鐵沿線線路最長,且工程量最大的,經過地區都是高山峻嶺,只能采用騾隊以及人力進行馱運,物資運輸效率低,材料運輸困難,施工難度較大。對此,河源供電局全力攻堅克難、破解線路建設難題,全力確保工程建設如期推進。
據介紹,高鐵牽引站主要為高鐵列車提供電能供給,是確保列車安全、高速、可靠、穩定運行的關鍵,被譽為高鐵牽引供電系統的“心臟”。而高鐵牽引站需通過系統接入工程的建設提供外部配套供電,將南方電網的電輸送到高鐵牽引站。
贛深高鐵沿線共有8座220千伏牽引變電站。其中,河源北、龍川西、和平北3座牽引站位于我市境內,河源供電局負責這3座牽引站的系統接入工程建設,工程于2020年11月20日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1億元。
8月19日上午7時10分,河源220千伏贛深鐵路龍川西牽引站接入系統工程順利投產。當天,隨著最后一道遙控指令從廣東電網公司中調調度臺發出,工作人員根據調度指令合上電源,啟動了對龍川西牽引站的送電。至此,河源境內3座高鐵牽引站全部受電,率先在全線投運,為贛深高鐵聯調聯試、全線開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座牽引站在全線實現率先投運,這是河源供電人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進工程項目的縮影。河源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何奕新說,該工程難點是為配合205國道、梅龍高鐵建設,受220千伏龍川變電站現有架空線路路徑影響,需要進行多次線路遷改,才能正常施工建設。在施工期間,河源供電局加強與調度部門的溝通,優化停電計劃和轉供電方案,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和用戶正常供電;主動與高鐵建設單位協調,解決存在問題。
據介紹,工程開工以來,為確保工程按期高質量投運,河源供電局成立了220千伏贛深高鐵河源北、和平北、龍川西牽引站接入系統工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大力發揚“昆柳龍精神”,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破解工程遷改線路多、停送電施工方案復雜難題。同時,在物資追蹤以及工程建設過程中攻堅克難,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和投產提供有力保障。
創造“南網速度”
“全國最好2021”電網建設項目建成投運
8月26日上午12時,紫金蘇區(梅蓄)500千伏承龍開關站工程經過數小時沖擊試驗后一次送電成功,標志著河源供電全力打造的適度超前、示范引領“全國最好2021”電網建設項目——500千伏承龍開關站順利建成投運。
該系統工程由南方電網公司廣東河源供電局承建,是廣東電網公司“全國最好2021”的亮點名片之一。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新建500千伏承龍開關站1座,500千伏架空線路共6回12千米。項目建成后,將滿足梅州抽水蓄能電站電能送出需要,將增強廣東電網調峰能力,優化電網電源結構,改善電網運行條件,提高系統運行經濟性。
500千伏承龍開關站是今年我市重點項目,工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項目位于紫金縣蘇區鎮,線路工程建設經過地區多為高山峻嶺,地形復雜,材料運輸困難,天氣炎熱多變,施工難度較大。
蘇區鎮是革命老區,河源供電人也將“紅色基因”融入項目建設。為充分發揮“黨建+基建”優勢,實現黨建業務互融互促、同頻共振,該項目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大黨員在攻堅中沖鋒在前,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為工程建設注入“紅色動能”。
“為配合梅州抽水蓄能電站送電需求,這次建設工期僅有6個月,相較于常規500千伏變電站工程,工期縮短近一半。”河源供電局基建部總經理、工程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歐洲華說,在黨員突擊隊帶領下,施工隊年初五就開工了。
在廣東電網公司大力支持下,河源供電局協同設計、施工、監理等多家參建單位共同肩負起“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重擔,科學安排施工,將工程節點目標細化分解,并針對工期目標,倒排施工計劃,優化施工方案,確保重要節點目標按期完成。
河源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黃雨效說,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河源供電局和物流部門協調到貨進度,當物資缺乏時,項目工作人員就上門向生產廠家催生產進度。由于道路多是鄉道,大型運輸設備進不去,就用汽車轉運。
項目全體參建人員凝心聚力、共同奮戰,不斷挖掘自身潛力,發揚連續作戰、迎難而上、拼搏進取精神,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終于打贏這場硬仗。
500千伏承龍開關站順利投運,河源供電人以實際行動詮釋“昆柳龍精神”,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我理解的‘昆柳龍精神’,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把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極致。”歐洲華說。
公式人物特寫
河源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黃雨效:
深入一線迎難而上保進度
黃雨效是河源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他負責管理的施工現場均在河源境內,崇山峻嶺,施工條件艱苦。
2021年5月,正值雨季,河源220千伏贛深鐵路河源北接入系統工程線路基礎施工也處于關鍵階段。基礎開挖、驗槽、鋼筋籠檢驗與入坑、混凝土澆筑、保溫等,每個小小的施工環節都關系到工程質量和人員安全。
長期雨水天氣使施工成本增加,給施工增加了難度。為確保如期完工,黃雨效帶領項目部迎難而上,細化施工倒排計劃,把各施工任務細化到周、分解到天,并充分考慮每天施工所需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等因素及每周天氣情況,使整個工程在時間、空間上形成緊密結合,工種之間、工序之間形成良好的銜接,確保工程進度按計劃實施推進。
作為項目經理,多年來,黃雨效始終堅守在建設現場,與施工人員同進同出,時時刻刻緊盯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全力服務發展大局。在他看來,工程建設就是要做到科學、細致、準確,雖然環境和條件艱苦,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
■統籌:黃世軍
■文/圖:本報記者 黃欣 通訊員 徐猛 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