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2021
□ 1月6日,在因新冠肺炎疫情被封閉的大連海洋大學校園內,志愿者推著滿載的三輪車上坡,將物資送往學生宿舍。
□ 10月23日,在新疆塔城地區沙灣市一塊待采收的棉田,棉農陸高林手捧棉花,貼面感受棉花的質量。 機器播種、無人機打藥、采棉機采收,這些新潮的種棉方式大大提高了農活效率和質量。在十月迎來棉花豐收后,陸高林又在為明年的棉花生產醞釀更大的計劃。
□ 4月9日,張伯禮院士(左一)重訪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回憶疫情期間在此奮斗的經歷時落淚。
□1月16日,在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社港鎮清江村日清小學,朱聯明(左一)帶領學生鍛煉身體。日清小學是一所目前只有4名學生的鄉村學校,由于地處偏遠,這里很難留住外來老師。53歲的朱聯明靠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獨自承擔這所學校的教學、管理任務已有十一個年頭。
□ 12月6日,尋子14年、電影《親愛的》原型人物孫海洋與兒子孫卓在深圳相認,一家人相擁而泣。2007年10月9日,4歲的孫卓在深圳白石洲被人拐走。從此,他的父親孫海洋踏上了漫漫尋子路,14年間從未放棄,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近日,公安機關查明,一名山東籍男子就是當年被拐的孫卓,經DNA確認后孫卓與親生父母在深圳相認。
□1月18日,在陜西省榆林市佳縣店鎮賀家溝村農家窯洞里,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為癱瘓不起的村民喬愛芬義診。1968年,24歲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畢業,只身來到千里之外的佳縣從醫。1999年,路生梅退休后,堅持留在佳縣為群眾義診。
□ 8月6日,馬維帥(前)教孩子們跳“陜北秧歌”。在黃土高原山溝溝深處的陜西省子洲縣周家鹼鎮,馬維帥30年來義無反顧堅持辦學,呵護著留守孩子們的童年。
□ 2月11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一集中隔離點,鄭瑩瑩和兒子順順隔著玻璃門“比心”。鄭瑩瑩是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醫院一名工作人員,正在一處集中隔離點值守。除夕上午,6歲的兒子順順來到隔離點,給她帶來了一朵康乃馨。因疫情防控需要,母子倆隔著賓館的玻璃門相望,完成了特殊的“除夕團圓”。
2021年,總有一些瞬間讓我們銘記。那些奮斗、歡笑、淚水、擁抱和鼓勵匯集成的感動,溫暖著你我前行的腳步。□ 文/圖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