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
“紅色引擎”賦能鄉村振興
■柘陂村核心區域鳥瞰圖
■文/圖:本報記者 陳鵬
“一件件物品見證了革命先烈百折不撓的精神,一句句話語振奮著吾輩更當自強的心聲。紅色基因,應當融入血脈。”近日,參觀完柘陂華南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后,連平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黨支部全體黨員聲聲鏗鏘。
“去年六七月份就有近萬人來參觀學習,我也在一次次的解說中,精神上得到了洗禮。”柘陂村黨總支部委員吳偉源說,作為廣東省紅色村,近年來,該村立足紅色資源,以“紅色引擎”引領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文化強、建設好、產業旺”的發展新路。
柘陂村的昨天:雄關漫道真如鐵
“忠信河畔,柘陂村中,華南是我們的學校,在這里活躍著年輕的一群,在這里開辟著革命大道……”這首創作于上世紀40年代的《華南小學校歌》,柘陂村幾乎人人都會傳唱。走進柘陂華南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穿梭于華南小學革命斗爭史情景展、鄧基事跡展、游擊隊土火炮陳列處、紅色圖書室、革命劇社室等情景之間,大家仿佛又“看到”了那段崢嶸歲月。
柘陂村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有中共地下黨員到此從事革命活動。”有著64年黨齡的老黨員吳良才告訴記者,這其中包括鐘明、吳建昌、鄧基等人,為黨傳遞情報、掩護領導人、輸送青年參加革命隊伍作出了貢獻。柘陂村黨總支部書記吳志浪表示,“柘陂村在各方努力下,除了對柘陂華南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進行修繕擴大之外,建成的連平縣革命斗爭史展覽館、柘陂紅色文化廣場、吳建昌烈士紀念碑等,也成為了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八方游客的熱門參觀學習教育地。”
柘陂村的今天:人間正道是滄桑
“如今,柘陂村總結起來有‘843’。”站在柘陂紅色一景“紅色村歲月大門”門口,駐忠信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劉常平向記者講起了他的“小心思”:“8”是柘陂紅色八景、“4”是新街四大景觀、“3”是三大主導產業。
漫步在村里,紅色文化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墻壁上畫滿了革命英雄人物,已建成的紅色村歲月大門、小蒜頭時光燈塔、廣場年華音樂廳等柘陂紅色八景,是柘陂村紅色文化的集中體現。在春去秋來的時光里、在夏沁冬寒的季節中,柘陂紅色八景迎來了一撥又一撥的游客,讓參觀學習的人們在感受視覺沖擊的同時,以春風化雨的方式讓其欣然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漫步在河畔,一邊是忠信河絕美的自然風光,另一邊“新街四大景觀”慢慢出現在眼簾。吳建昌革命烈士紀念廣場,讓人們記住那些“帶走黑暗、留住光明”的人;仿古木質水車,讓人們見識了農耕先祖的智慧;黃糖廠煙囪,見證了新中國建設的如火如荼;新街公園,承載了村民的休閑時光。在艷陽高照的晴空里,在溫潤如玉的春雨中,“新街四大景觀”鋪展出一幅幅鄉村振興新畫卷。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作為廣東省“一村一品”專業村,近年來,柘陂村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了紅玫瑰、黑蒜、紫珠三大主導產業,去年單“紅黑紫”產業就為村集體增收30.7萬元。可以說,“紅黑紫”已是村民們描繪五彩生活最絢爛的色彩了。
柘陂村的明天:長風破浪會有時
發展好現有產業,積極引進好項目,才能夠給村民提供就業,才能夠讓村民不斷增加收入。
這里有現代化農業的幼苗。恒大援建河源(連平)鄉村振興示范區的運營,為村里塑造了韌力。引入的農業企業已在10萬平方米的智慧溫室中發展現代高附加值農業,眾多柘陂村民在此務工就業,傳統農民成為現代化新農人。每月3000元的收入,讓村民吳利桃幸福感、獲得感增強。
這里有現代化工業的基礎。坦圖瀝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戶,為村里注入了活力。去年3月到該企業上班的村民吳志凡負責開裝載機,“有一技之長,在家門口就業,月薪5000多元,包吃還包住,是非常不錯的就業選擇。”吳志凡說。
“像吳志凡這樣在該企業工作的有20多人,其中我們村村民占了一半,負責后勤、裝卸業務等。”柘陂村黨總支部委員吳雄輝表示,村里正結合實際,整合資源,爭取謀劃更多項目落戶。
這里有發展現代化旅游業的條件。連平縣南部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的建成,給村里帶來了動力。“目前該示范帶已基本建成,其中燈舞連平碧道(柘陂段)就是重要節點,涵蓋了新街公園、網紅橋、吳建昌革命烈士紀念廣場等,已成為眾多網紅學習打卡地。我們始終以只爭朝夕的姿態、以使命必達的決心,推進忠信鎮鄉村振興。”駐忠信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慈向鋒說道。
記者手記
老區不老
新風撲面
柘陂華南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為黨的情報工作提供了據點,是身邊“永不消逝的電波”;華南小學校歌迄今傳唱,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吳建昌烈士紀念碑,讓我們一次次仰望崇高、砥礪精神……
柘陂村從現代化農業、工業、旅游業出發,到連平縣南部片區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從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到打造“鄉村振興+全域旅游”新樣板,柘陂村黨員群眾心連心,以紅色文化為引擎、項目建設為支撐、產業發展為抓手,奮力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
就像慈向鋒、劉常平、吳志浪所說,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引領鄉村振興走深走實,帶動村民持續受益,他們一直在路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柘陂村定會變得越來越美麗,村民的腰包會越來越鼓,村民的笑容也會越來越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