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深度報道

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優先繪就綠色發展最美底色

2022-09-27 09:51:20 來源:河源日報

c08bda0df593c30fefbf7d1d11db4936_0927004_001_01_s.jpg

■萬綠湖不僅是河源的驕傲,更是廣東重要的水源地。

07320f5c197d87dc0019cfb92fb6e49e_0927004_001_02_s.jpg

■河源文化廣場俯瞰圖。我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綠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生態是河源最大的優勢。

be97721e0f7bbd4ed9a1381b6b08074a_0927004_001_03_s.jpg

■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楊智輝在污水處理廠檢測水質。資料圖片

65558eca468c8cfbff093f8a6ef73bcb_0927004_001_04_s.jpg

■風景優美、生態良好的河源市區景色。河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

核心提示

綠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生態是河源最大的優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河源人民凝心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屏障持續鞏固,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綠色答卷”。

河源先后獲得“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最佳范例城市”“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廣東省生態宜居城市”等一系列榮譽;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20年度在全省環境保護責任暨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連續十年為“優”、排名全省前列;河源國家高新區獲評國家級綠色園區……

十年奮進勇跨越,奮楫揚帆再啟航。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主力軍,市生態環境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大力實施生態優先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力推進生態環保督察整改,持續提升我市生態環境核心競爭力,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厚植生態環境優勢作出應有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舉旗定向 弄潮兒向濤頭立 風起正是揚帆時

近期,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市生態環境局綜合科科長楊智輝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參加完表彰大會回到河源后,楊智輝便第一時間投入到工作中,他說:“對得起胸前的黨徽,是一名黨員的準則;做好本職工作,是一名公務員的天職;守護好綠水青山,是一名環保人的使命。”

這既是對我市“環保人”甘于奉獻、奮勇前行的充分肯定,也是市生態環境局積極主動作為、鍛造生態環境鐵軍的生動實踐。

2019年,市生態環境局綜合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2020年,該局受到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表彰。2021年,該局被省政府評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此外,市生態環境局在全市目標責任制考核(含“三賽”考核)中連續7年被評為優秀。

堅持黨建引領護生態。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落實落細,融入全面從嚴治黨具體行動中,體現在履職盡責、做好工作的實效上。在思想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局領導班子帶頭講政治、勇擔當、樹榜樣,全體黨員干部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工作上,緊緊圍繞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及環境執法等重點工作任務目標,迎難而上、統籌推進,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十三五”以來,河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大氣環境質量保持全省前列,土壤和農村環境質量總體優良。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指標任務基本完成,綠色發展指數躍升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第一。

目標已定,勢必達成。圍繞“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力爭生態環境質量領跑全省”這一目標,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生態環保工作,從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角度出發,找好結合點、著力點和突破口,充分發揮市環委會辦公室統籌協調和調度督辦作用,按照《河源市直機關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抓好工作統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落實,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污染攻堅 魚翔淺底搖清影 蝶舞秾叢動細香

萬山成一綠,萬綠成一湖。萬綠湖不僅是河源的驕傲,更是廣東重要的水源地。“新豐江水庫(萬綠湖)內一共布設了10個水質監控斷面,每個月上旬進行一次采樣監測,以掌握水質情況。”東源縣環境監測站負責人說。環境監測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基礎。今年以來,廣東省河源生態環境監測站共出動車輛約180輛次、約720人次,嚴格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開展環境質量監測,共獲取約8600個監測數據,為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支撐。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河源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作為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作為重中之重工作來抓,將之融入黨委、政府一切工作部署中,集中力量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優戰、藍天保衛戰、凈土防御戰、農村污染治理戰以及森林保衛戰,積小勝為大勝,為群眾留住最稀缺的環境資源、守住最寶貴的生態財富。

出臺了《關于全市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等重要文件,制定實施了《河源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條例》《河源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印發了“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及各年度污染防治方案,圓滿完成“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和工程任務,各項約束性考核指標全面達標。

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排名全省前列,空氣質量優良率(AQI)從2015年97.3%提升至2020年98.9%,躍升全省第一;全市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持續排名前列,其中2020年排名全國第九(當年4月、12月排名全國第二),2018—2020年穩居全省第一,國考和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100%,新豐江水庫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Ⅰ類,東江干流水質穩定保持地表水Ⅱ類以上……

如今,漫步河源,遍地山青水綠,滿目藍天白云,天藍水清地綠的美麗畫卷迎面舒展開來。

環保督察 督察整改見成效 群眾無憂笑開顏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制度創新。河源作為粵北重要生態屏障,一方面落實“清單式+項目化+責任制”管理,依托市領導包案負責、掛案督辦、專案盯辦機制,強力推進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另一方面將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與生態環境保護八大攻堅行動(水污染防治、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礦產開采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自然保護地規范管理、交辦信訪件辦理、大氣環境臭氧和顆粒物治理)緊密結合,進一步鞏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成效。

群眾反映的問題在哪里,整改落實工作就開展到哪里。去年,針對群眾反映的東源縣上莞鎮飲用水渾濁問題,東源縣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了縣、鎮兩級專項研討會,制定了專項整改計劃,聘請專業團隊對自來水廠內的蓄水池、過濾池等全部裝置設備進行了全面清洗、清淤,更新自來水廠的制水設備,同時改造提升自來水廠進水口工程,增加自來水廠進水量,切實提高自來水廠運作效率及水質,解決了上莞鎮1個居委會和8個行政村約5000名村民的飲水安全。

“之前一到雨季,水就會有點渾濁。現在水清澈多了,可以直接飲用了。”東源縣上莞鎮新輪村村民陳先生說。

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基本完成。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正全力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以及交辦信訪件辦理,常態化開展問題查擺和“回頭看”,按程序落實“銷號”,持續鞏固前期整改成效,防止問題反彈回潮,確保整改成效經得起上級檢查、群眾監督和歷史檢驗。

綠色發展 生態賦能添活力 綠色發展后勁足

環境影響評價是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制度。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審批時限分別由法定的60個工作日、30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1個工作日;70%以上的項目可通過簡單備案完善環評手續或豁免環評手續;174個項目豁免環評,無需辦理環評手續;49個項目采用告知承諾制審批,87個項目簡化環評編制內容……10年來,河源按照國家和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有關要求,在環境影響評價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科長李玲介紹,我市還制定印發了《河源市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等,著力構建“三線一單”、區域規劃環評、建設項目環評、排污許可相互銜接的全鏈條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體系,扎實推進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向縱深發展。

我市立足北部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印發實施了《河源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行動方案》等文件,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印發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等“十四五”規劃,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描繪好路線圖。

此外,我市還加快推進“雙碳”工作,截至目前成功備案17.53萬噸碳普惠核證減排量,通過碳交易實現經濟價值364萬元。聚焦“十四五”產業發展主攻方向,助力“五大產業”布局,聚力打造生態優先示范區。同時,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工作,持續實施環評和執法“兩個正面清單”,推進監管與服務融合,做好行政許可事項“就近辦”“自助辦”“全程網辦”等服務保障。

東源縣入選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河源國家高新區榮獲國家級綠色園區稱號……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向綠而行,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值得期待。

■組稿:本報記者 陳鵬  通訊員 賴志剛

■攝影:馮曉銘(署名除外)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