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電信充分發揮數智賦能優勢助力河源高質量發展
共創數字化河源美好未來
■河源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通信保障能力,助力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片
■東源柳城萬綠智慧農場。河源電信通過智慧化農機設備,幫助農民和企業實現專業化、精準化農業生產管理。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數字電信——
核心提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如今,通信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5G、AI和云為主要代表的技術要素相互融合,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產生深刻變革,同時憑借日益凸顯的引領作用成為撬動社會發展的全新杠桿。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河源電信始終堅持“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態,通過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進5G與萬兆光網建設,構建數字化平臺樞紐,全力在產業服務、經濟運行、政務服務、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等各領域打造標桿性數字化應用場景,實現城市治理“一網統管”,為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化支撐。
用好數字化技術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智繪”數字河源生活
數字時代,建設數字河源成為推動河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河源電信時刻牢記社會責任,不斷加快推進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長期在重大活動、鄉村振興、搶險救災等關鍵領域發揮著重要通信保障作用,不斷夯實河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信息化服務能力。
深化數字賦能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初春,在東源縣萬綠智慧無人農場的田間小道上,多個不同種類的機器人整齊排列著,一架架“新農具”在稻田間開展春耕作業。
“我們和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了5G+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廣東萬綠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鍵寬說,通過電信的千兆寬帶,可以遠程操縱無人機巡航,無人機光譜采集功能對稻田灌溉、作物生長和病蟲害等高清圖片的采集,能夠實時傳送到系統后端,系統便會快速對作物進行實時智能分析,為下一步種植計劃提供決策依據。
數字科技應用讓傳統農業“上云注智”迸發新活力,通過智慧化農機設備,幫助農民和企業實現專業化、精準化農業生產管理;千兆寬帶、天翼看家助力平安鄉村建設,使農民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近年來,河源電信積極推動數字鄉村體系建設,不僅充分利用數字鄉村信息化產品,在產業發展、村民安防、鄉村治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為基層單位、村民提供便利信息化服務,還穩步推進農村地區千兆光寬、5G網絡、物聯網、數字化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
據介紹,為助力河源鄉村振興,提升縣域運營能力,河源電信加快5G網絡的規劃與建設,打造一張精品的4/5G協同網絡。2022年,該公司共完成408個農村區域的基站建設,新增解決1147個20戶自然村4G信號覆蓋,累計解決7022個20戶以上自然村4G信號覆蓋,農村4G信號覆蓋率從2021年的74.53%提升至2022年底的93.1%。同時,2022年該公司率先完成廣東電信下達5G建設任務,全年開通800個5G基站,基本實現了縣城、鄉鎮室外5G網絡連片覆蓋。
“2023年,我們計劃再建設400個基站,對鄉鎮周邊進行擴大覆蓋,保障農村區域的4/5G信號基本覆蓋,為智慧農業、智慧鄉村等應用服務提供優質的網絡保障。”河源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
做好通信應急保障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5月,萬綠湖·星稻田音樂節在萬綠湖風景區火熱開唱,來自各地的上萬名樂迷齊聚在萬綠湖畔,跟隨音樂的節奏一起律動。如此盛大的音樂盛宴、龐大的觀演人數,現場網絡容量面臨著很大考驗。
為保障音樂節活動的順利開展,確保活動現場網絡正常運行,河源電信第一時間與活動組委會對接,安排專家、骨干到活動現場進行信號測試與容量評估等工作,并緊急協調資源,1天內開通5G站點4個,4G站點4個,向省公司申請1臺大帶寬衛星通信保障車,確保活動現場5G網絡覆蓋及容量充裕。據統計,本次活動共出動應急保障人員30多人,安排巡線300余公里,優化4/5G基站20個。整個活動現場網絡運行順暢,媒體直播、活動打卡、朋友圈分享、語音通話等感知體驗良好,河源電信圓滿完成此次盛會的網絡保障任務,身體力行為我市文旅事業發展注智賦能。
數字河源,網絡先行。做好各類應急通信保障是河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今年上半年,河源電信充分發揮云網融合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通信保障能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圓滿完成了在東源舉行的全省春耕生產暨支農服務下鄉現場會、 “穿越萬綠湖”大型徒步活動、各縣春茶會、高考等重要通信保障任務。
不僅如此,河源電信還積極參與2023年河源市政府組織的地震應急演練,作為三家運營商唯一全程負責通信保障演練的單位,以高效的配合、卓越的技術實力,圓滿完成演練任務;積極配合三防工作,安排骨干人員到市應急管理局參與值班,落實三防信息發送,為防汛抗災指揮提供堅實的通信保障。
電信以數字化賦能服務型政府
邁向“云上政務”新時代
指尖輕觸政務服務一體機屏幕,輕松實現個人住房公積金提取、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開具、往來港澳通行證辦理……以前“辦事跑斷腿,做事磨破嘴”是許多河源群眾在辦理政務時的真實寫照,如今,河源電信通過“政務上云”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美好愿景。
據悉,河源政務云位于河源市電信樞紐樓大樓三樓,是粵北地區最大的通信樞紐節點,目前云端系統共承載我市65個單位,主要包括河源市政府網站、公積金管理系統、12345熱線系統、河源市公共資源網上交易平臺、河源市土地和礦產網上交易系統、各縣區雪亮工程、大數據中心河源節點等系統;政務云承載虛擬主機1090臺。
其中,河源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下稱12345熱線)已于2013年12月開通試運行,為市民提供電話、微信、網站等多種服務受理渠道,以及便捷的政務咨詢、投訴舉報、求助建議等服務。
自運行以來,以服務熱線為平臺創建的12345熱線團隊精準把握數字政府改革契機,利用大數據整合分析技術,全力打造便民、智能、高效的12345政務服務優質便民熱線,完成了12345熱線平臺信息化建設項目(第一期)建設。熱線平臺信息化建設項目利用大數據整合分析技術,多方位、多維度歸集、分析、展現群眾訴求的焦點、熱點和部門辦理的難點、堵點,形成“每月一簡報、每季一通報、每年一總結”的工作模式,充分挖掘12345熱線海量數據價值,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管理精細化以及數字政府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通過加強系統對事項辦理的全流程監督、風險預警提醒、績效評價功能,提高熱線事項辦理質量和整體服務水平。
不僅如此,12345熱線團隊為捕捉群眾“弱信號”,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還建立了集中投訴及時報告制度,熱線團隊及時對話務數據進行研判,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綜合分析材料向市委、市政府報告,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同時,與各單位建立聯動機制,確保集中投訴事項第一時間得到處理。
2023年第二季度,河源市12345熱線共受理各類訴求115880宗,訴求總量環比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4.41%,同比2022年第二季度下降10.89%。其中電話受理109595宗、網絡(含網站、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受理6285宗;話務員當場答復工單72712宗,轉派工單43168宗。在2022年全國政務熱線發展高峰論壇發布的全國333個城市政務服務熱線服務質量排名中,我市榮獲“政務服務熱線服務質量B+級城市”,處于前三等級,粵東西北第一梯隊。
構筑河源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新支點
“以云為翼” 助力企業發展
在數字經濟大潮中,數字化轉型已不是企業的“選修課”,而是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一直以來,河源電信持續為企業提供可定制的云服務,使其能夠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重安全地上云、用云,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日前,河源電信與龍川縣中醫院達成合作協議,由河源電信負責該醫院網站建設和業務系統上云。此前,龍川縣中醫院網站數據由本地物理機處理,網站經常崩潰,如今更換為天翼云服務器,在天翼云部署后,官網部分可完成醫院宣傳、線上掛號等服務。這是河源電信作為建設數字河源的主力軍,積極與相關醫療單位合作,助力醫療機構實現數字化、網絡化、無邊界化,有效提高診療效率的體現。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向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運營商既是其中堅定的踐行者,同時也是重要的推動者。一直以來,河源電信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高質量發展號召,推動本地企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目前,我們正依托廣東本地1+N+M平臺體系,以1片粵企云為基礎,引入頭部行業應用推動屬地N朵行業云平臺建設,以自主可控的M朵私有云服務企業個性化上云需求,確保企業核心系統、核心業務安全。”河源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隨著大量企業加速業務上云,各行各業對于優質網絡的訴求日漸增長,全光網與5G網絡,已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為提升河源企業辦網效率,讓企業用戶隨時隨地暢享高品質網絡帶來的數字化無線辦公新體驗,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目前河源電信正加速落實“一站式” 全光組網方案。
據悉,該方案不僅重點優化了局域網的基礎布線和網絡結構,讓網絡結構更加扁平和簡潔,還繼承了PON網絡大帶寬、高可靠性、扁平化、易部署特性,讓企業組網成本更低、體驗更好、運維更簡、部署更快。
“電信全光組網由河源電信代建代維,將采用年服務模式收費,進一步降低企業一次性投入成本。”據該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河源將致力于為客戶企業量身構建符合各類工作場景指標需求的全光網絡,有效推動河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組稿:本報記者 梁驅遠 通訊員 謝宇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