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 壯大水經濟
河源國家高新區擦亮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金字招牌
■河源國家高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水經濟產業園,已聚集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碧優選、紫泉飲料等飲料行業知名企業。 本報記者鄧宇權 攝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不斷提升園區宜居宜業宜游環境,白鷺島公園風景宜人,游人怡然。本報記者 黃贊福 攝
■經過多年耕耘,河源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厚實、營商環境優良的產業寶地。 本報記者 黃贊福 攝
名企匯集,共襄盛會。6月4日至6日,2024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包裝飲用水行業發展大會暨天然礦泉水分會第十五次會員大會在河源舉辦。此次行業盛會的舉辦,不僅凸顯了河源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實力與優勢,更預示著河源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將獲得更多的業內關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飲料行業涵蓋碳酸飲料、果汁、茶飲、咖啡、功能性飲料及飲用水等細分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河源國家高新區作為河源沖刺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的主戰場,在水飲料與食品產業方面已匯聚了一批行業領先企業。從水生產企業到水飲料配件、水處理設備,再到水產業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各類項目在這里蓬勃發展,形成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明顯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市發展潛力。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緊跟飲料行業的最新動態,順勢而為,成功吸引了眾多行業龍頭企業的投資落戶。在原有農夫山泉、今麥郎、百家鮮等企業的基礎上,新引進了華潤怡寶碧優選、紫泉飲料、白象食品、中儲糧等知名品牌,致力于打造華南地區重要的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基地。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促進了產業的繁榮發展,更為助力河源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注入新動能。
做好水文章
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河源國家高新區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把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打造成為園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為河源加快建設綠色崛起示范區提供動力。
全國百強國家高新區、國家級綠色園區、廣東省食品飲料特色產業園區、廣東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區……一個個“國字號”“省字號”榮譽招牌,成為河源國家高新區水飲料與食品產業的金質名片。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共吸引33家食品生產企業、27家配套企業落戶,新動工農夫山泉三期、白象食品等10個食品飲料項目,紫泉飲料、華潤怡寶碧優選等項目先后投產,2023年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55億元,同比增長23.9%,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依托萬綠湖一湖好水,河源國家高新區吸引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落戶,打造面向華南地區的重要產業基地,打響產業品牌。眾多從萬綠湖取水、在河源生產的品牌飲料,從這里走向華南市場,其中就包括了農夫山泉的“農夫山泉”“尖叫”“茶π”“東方樹葉”,以及今麥郎的“涼白開”“藍標”“茶萃”等品牌。作為國內最大的飲料代工廠之一,紫泉飲料在河源國家高新區建設的基地已于近期投產,代工生產三得利、果子熟了、奈雪等飲料。
與此同時,河源國家高新區水飲料及食品產業上下游企業發展迅速,約有60多家生產、銷售、原材料、制罐、包裝、物流等環節的產業鏈企業。其中,上游涉及原材料及生產設備的企業,有河源中盛環境、歐華包裝設備、紫泉配套企業紫江瓶胚、膜寶包、鴻盛包裝等。中游的產品加工制造企業,則以農夫山泉、今麥郎、華潤怡寶、紫泉飲料等企業為代表。下游形成了以鼎祥飲食等企業為主的產品周邊、配套、銷售環節。
優質的產業空間,對產業高質量發展來說不可或缺。為此,河源國家高新區大力開展產業平臺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水經濟產業園。水經濟產業園位于深河產業城A區,總規劃面積12482畝,分三期規劃建設,主要布局有區域總部產業區、產業配套區、水產業孵化區、物流配套區、休閑生活區。目前,水經濟產業園一期項目已基本完成投資2.07億元,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可用項目空間充足,有力推動項目集聚和產業鏈建設。
當前,河源國家高新區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顯現出企業扎根、龍頭集聚、產業成群的良好態勢,成為產業發展的沃土。如何進一步拓寬產業賽道、擦亮產業品牌?河源國家高新區不斷思考與謀劃,明確了發展目標:積極推進水經濟產業園建設,加快招商引資,推進項目加快竣工投產,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全面提升產業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力爭到2025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 100 億元。
為此,河源國家高新區將進一步加強主導產業梳理和規劃,重點發展新型特色功能飲料,做優做強包裝飲用水,補齊碳酸型飲料、啤酒等領域空白,全力引進軟飲料、酒、乳制品、調味品等領域的國內外食品飲料上市公司、行業百強、龍頭企業,進一步提升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
完善產業配套
優質項目源源不斷落戶
優質水資源是河源國家高新區做好水產業文章的天然稟賦,不斷配齊配強產業要素則是高新區的后天努力,把水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優勢。
河源國家高新區以“一線三區”(蒸汽管線、水經濟產業園片區、預制菜集聚區、糧食深加工產業園片區)為抓手,持續完善產業配套,加大產業承接空間,全力招商引資,打造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
在基礎設施方面,高新區現有城南污水處理廠、大塘水質凈化廠、明珠污水處理廠、高埔小河支流水質凈化廠4家水處理廠,特別是城南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園區工業廢水處理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率均達到100%。同時,深能熱力(河源)項目年可供汽45萬噸,每噸蒸汽目前售價僅為278元,進行供熱改造后可實現每年300萬噸的供熱能力,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在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河源市食品檢測中心進行食品及相關產品的質量研究、監督檢驗等工作,廣東省質量監督加工食品(飲用水)檢驗站專門負責食品、食品添加劑等產品的質量檢驗以及標準制訂等省級技術檢測服務,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與相關企業共建水產業應用研究中心,共同進行技術攻關和產品研制。河源國家高新區現有“國字號”創新平臺 5 家、重大創新創業基地3個、科研院所6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3家、工程技術中心76 家、企業技術中心 44 家,各類技術平臺為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河源國家高新區將持續打造更完善的產業配套,為產業發展帶來紅利,不斷增加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含金量,進一步釋放產業聚寶盆效應,讓優質項目源源不斷落戶。
優化營商環境
營造安心放心舒心發展環境
金杯銀杯不如企業好口碑。企業紛紛在河源國家高新區投資建設,是對園區良好營商環境的肯定與好評。
河源國家高新區是粵東西北地區首個國家高新區,是全國百強國家高新區之一,先后榮獲國家綠色園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家信息終端設備制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等多個“國字號”榮譽和稱號。經過多年的耕耘,河源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廣東省最具發展優勢和潛力的工業園區之一,區位條件優越,園區距廣州、深圳、東莞 150 公里左右;產業基礎優厚,園區已形成電子信息、水飲料及食品、機械與模具三大主導產業,累計投產企業480多家;營商環境優良,園區以“一會三專班”模式,開展企業服務,由黨政“一把手”每周召開會議,全方位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水飲料及食品產業行業龍頭企業發展的痛點、堵點,因企施策,高新區加大對行業龍頭企業支持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推動企業物流、公共宿舍、直供水等配套服務加快落地,解決融資、招用工等難題,吸引更多龍頭行業及上下游配套企業加速落地,為企業提供安心、放心、舒心的發展環境。
服務好企業,讓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河源國家高新區深入創新推行并形成了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機制、“一會三專班”企業服務工作機制、企業訴求大中小閉環管理解決機制、“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等一系列企業服務機制,全面掌握和解決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盡心竭力增進民生福祉,持續優化宜居宜業宜游環境,打造高新區綠美產業家園品牌,增進群眾幸福感。濱水公園、江灘公園、白鷺島公園游人如織,已成為廣大市民群眾休閑娛樂的打卡點。百家鮮食品科技園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與農夫山泉、飯飯得、河源云彩等企業組成的工業旅游線路愈加成熟,彰顯制造實力、工業魅力。
打好政策組合拳
真心實意支持企業發展
近年來,河源國家高新區不僅大力宣傳貫徹落實省級、市級的相關獎勵獎補政策,還出臺了區本級系列扶企助企惠企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推動產業發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緊緊圍繞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河源國家高新區深入實施《河源市發展水經濟產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面向在水經濟產業園從事軟飲料、酒等食品飲料生產制造企業,在用地、用水、用氣、投資、技改等方面實行優惠獎補,按照企業貢獻給予相應資金獎勵。
近幾年,河源國家高新區先后出臺了加快創新驅動發展、人才優先發展、營商環境改革十條、支柱企業梯度培育、支持工業項目建設等系列政策,特別是針對國內水飲料及食品50強企業等水產業項目固投5億元以上的,以及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抱團落戶在河源注冊的項目,不僅享受現有工業項目優惠政策,還享受實行“一事一議”政策,以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河源。
具體來說,在上市獎勵方面,市級鼓勵企業上市獎勵最高 630 萬元,屬于河源國家高新區首家上市企業的,則給予2500萬元獎勵。在支柱企業獎勵方面,大力扶持支柱企業實施倍增計劃,企業年度營收從 1億元到 50 億元以上,實行階梯性獎勵,給予金額不等的獎勵,最高獎勵可達 1000 萬元。在科技創新獎勵方面,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獎補資金最高100萬元,上規上限獎補資金20萬元,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獎補資金最高500萬元,“5G+”工業物聯網數字化轉型最高獎補資金 200 萬元。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獎勵方面,對工業項目廠房、辦公樓、宿舍等繳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的70%給予獎補。在人才獎勵方面,對在高新區就業滿一年且首次在高新區購房的,給予1萬元至8萬元補貼不等的一次性購房補貼;對高新區引進各類人才或高管,給予報銷往返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鐵票的交通補貼。
■組稿:本報記者 鄧燕琴 特約記者 聶燕民 張立 通訊員 劉夢莎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