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α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亚洲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河源時政

多維度“活化”紅色資源,促進“紅色+文旅+教育”全面融合

紅色基因激活綠色河源

2023-04-18 09:34:52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記者 曾敏 馮曉銘

“這是一片圣潔的凈土,安放著先烈的英靈,槍林彈雨中,他們挺起堅毅的身軀……”近日,紫金縣柏埔鎮方湖小學四年級學生鐘紫鈺在“我向革命先烈致敬”2023年河源市清明節線上征集活動中獲得了優秀作品獎。為了講好紅色故事,她做足了功課,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不僅快速熟悉了河源革命歷史,對河源紅色遺址更是入了迷。

河源有革命舊址近700處,其中被認定為紅色革命文物的有100多處,綠色河源充滿著“紅色基因”。去年以來,我市大力發展“紅色文化+教育”“紅色文化+旅游”“紅色文化+綠色”等業態,將紅色革命舊址、古村落、農家樂、民宿等節點串珠成鏈,讓革命老區激活紅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的信心越來越足。

文旅融合,激活革命

文物的“河源動能”

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屋)、“血田”遺址、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蘇區革命烈士紀念堂、紅二師師部舊址、紅軍醫院舊址……紫金縣蘇區鎮保留的一張張歷史畫面、一個個建筑遺址,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共產黨人不怕犧牲、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

“紫金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蘇維埃政府之一,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是紫金文旅最具特色的魅力所在。”紫金縣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用活紅色資源,紫金以炮子村為中心,串起20處革命舊址,形成“蘇區革命舊遺址群—南嶺鎮德先樓”紅色旅游路線,讓游客盡覽蘇區。

紅色文化不僅點亮了城市,更惠及鄉村,成為鄉村振興的魅力之源。我市發揮美麗鄉村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現有紅色旅游景點提檔升級,重點加快對阮嘯仙故居、紫金縣蘇維埃政府舊址及和平縣小延安等3個省委黨校現場教學點的升級改造。

“我們積極規劃開發紅色研學路線,全面打造紅色教育‘實景課堂’,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村集體企業文旅負責人、運營經理阮毅彪說,今年以來,阮嘯仙故居共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人流量的增長吸引了不少村民在附近擺攤做生意。

據了解,義合鎮積極引導30多名青年返鄉創業,通過深入挖掘鄉村美麗風光,活化利用客家民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咖啡店、甜品店等系列網紅打卡點,唱響“紅色下屯”品牌,帶動130多名村民就業,實現村民人均年增收2500元。

文化解碼,奏響

河源紅色“復興曲”

為加強對革命舊址的保護,擦亮河源“紅色名片”,我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河源市革命舊址保護條例》,為革命舊址的保護管理、宣傳利用和相關執法行為提供了重要的法規依據。

革命熱土孕育紅色文藝。紅色歌曲《骨肉情深》,廣播劇《起紅謠》,以客家山歌、采茶調、客家樓鼓、山歌劇等文藝形式創作的《血田英魂》《紅色河源美》《東江驕子》《十萬挑夫上贛南》,以河源紅色人物、紅色事件、紅色革命遺址為對象創作的《阮嘯仙傳》《劉爾崧》等文藝作品不僅受到廣泛好評,也成為我市黨員干部接受教育的“精神食糧”。

“我們經常到船塘鎮老圍村、義合鎮下屯村參觀學習,感受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市民張才明說,河源的紅色文化資源遍布全市各地,文藝精品也不在少數,是推動黨性教育走深走實的鮮活教材。

除此之外,市委黨史研究室為了使黨史工作、紅色文化植根于人民,聯合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河源市紅色文化研究院,引導民間組織成立“推紅工作組”,本著“推廣紅色文化,助力家鄉發展”定位,廣泛開展紅色資源挖掘、開發、宣傳、利用等工作。

“我們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挖掘當地紅色資源,出版《粵黃風云》《崇伊中學紅史》等紅色書籍,指導創編山歌劇《嶺南紅嫂》、修繕中共后東特委舊址。”市委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黨史研究優勢,講好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讓黨員、群眾在參觀紅色景點中感受歷史文化、感受美好河山。

    數字報
    Top